沈知舟是真正的君子,他的才能应当用在庇佑苍生,治理天下上,而不是用在这种事情上。
且这种事她做的多了,早就十分顺手了。
沈知舟:你啊。
沈知舟不知说什么好了,低头翻看各地呈上来的奏折,齐敬霄登基时间也不算短了,但一直把心思放在排除异己上,根本没空去理朝政。
于是各地的问题越积越多,饥荒、匪乱……触目惊心。
帝王确实需要狠厉的手段,这个方面齐敬霄是个中翘楚,但帝王不仅仅需要这个,天下苍生喜怒哀乐皆系于帝王一人,他不应当只是享受权力带来的,还应当承担一个帝王的责任。
这方面,齐敬霄是逊色的。
霁月从齐敬霄那里学到的只有阴谋手段和杀人,对治国之道可以算是一窍不通,索性把这些丢给沈知舟,自己专心于擅长的事情。
沉疴积攒已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掉的,沈知舟深思熟虑,结合实际,小心翼翼地作出应对之策。
不得不说,他确实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弱书生,镇守镇安是一个例子,如今处理国事亦是一个例子。
霁月:我现在知齐敬霄为何器重你了,一直想收你为己用,如若不行,宁肯派人杀了你,也不愿你落到他人手里……你确实是个大才。
沈知舟:谬赞谬赞。
霁月:沈知舟,齐敬霄倒了,先帝的皇子又不剩几个了,将来定是齐昭回来继位,我知你与他有隙,只是国朝之大,一人之力应付不过来,你又有定国安邦之才,我希望你能放下这些不快,将来好好辅佐他,好吗?
沈知舟:怜安,你不必担心,我本就是这个打算,若曹王殿下真的会是位圣明的君主,我自当追随他,尽心尽力辅佐,以图开创太平盛世。
接着他顿了顿,似乎是想起了前几日和霁月一起出宫时看到的景象。
满目疮痍,长安早已不复昔日的繁华,一国都城尚如此,哪其他地方呢?尤其是那些本就不甚富庶的地方呢?沈知舟不敢想那将是什么凄凉的景象。
齐敬霄因齐敬霖的逼宫失去太子之位,然后回来复仇,大肆屠杀齐敬霖的皇子公主,这些人固然很可怜,但最惨的,还是被皇权纷争波及到的庶民百姓。
这天下,是万万经不起再一次的皇权波动所带来的劫难了。
沈知舟:何况你不是和我说了吗?害死我伯父的不是薛家人,而是齐敬霄。
闻言,霁月怔了怔。
她为拉拢沈知舟,将这个告诉了他,但她没有告诉沈知舟,齐敬霄的幕后主使,那晚扔出那柄要人命的飞刀的,是她。
曾经一个死在她手里的人临终前拼着最后一口气骂她懦弱,那时她还不屑一顾,由此看来,她确实懦弱。
懦弱到不敢反抗齐敬霄而屠杀无辜之人,懦弱到不敢承认自己造下的孽……
她刚想说些什么,心口却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剔骨一般,疼的她脑袋一片空白,然后吐出一大口鲜血,差点晕过去。
沈知舟:怜安,你怎么了?
沈知舟要传太医,被霁月摆手阻止了,拿起腰间佩着的香囊,猛吸了一口,疼痛才有所缓解。
霁月:不用担心,老毛病了。
世人谓我忆长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