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苏氏,小字馨婉。永乐二十年生,父忠勇公世子苏禹,后封承恩公,兼青州总督。永乐三十年,太子立,永乐三十二年,以苏氏端敏贤淑, 欲册为嗣妃。寻孝宗崩,乃留遗诏,欲立之。
至熙元三年,苏氏及笄,入京,行立后大典,位极中宫。熙元五年,生皇长女明柔帝姬静玥,熙元七年生皇长子庄敏太子永珪,熙元十七年,生五公主明嘉帝姬静瑶。
熙元十九年,后随燕圣宗南巡,逢庄敏太子殁。后恸而呕血,遂病。熙元二十年,十月十五日,元后苏氏崩于上林苑仪阳殿,年三十一。帝恸,掩面而泣,辍朝五日,钦谥为“敬慎”。”
皇后去世翌日,掌权的五妃匆匆忙忙的备好了丧仪,因内务府已经备好了寿材,加上熙元十三年那会儿太皇太后崩逝,倒也有章可循。待一应事宜万事俱备,宫中遂敲起了云板,从深深宫墙里传来悠悠的,沉重的丧钟声,宣示着正式发丧。
国丧期间规定:近支宗室二十七个月内,远支宗室及在京王公大臣一年之内,不许嫁娶;二十七个月内不许作乐宴会。在京军民百姓,男去冠缨、女去首饰,素服二十七天,不准祭祀,一百日内不许嫁娶和作乐。一百天内不准剃头,所有京城各寺庙,一律撞钟三万次。各部院奏章十五天后具奏,二十七天之内的奏疏、文移用蓝印,一百天之内的上谕批本要使用蓝笔。
皇帝青年丧妻,心情可想而知,因皇帝颓然,一时,哪怕是嘤鸣,也不敢贸然入乾明殿。
此后,便又是日复一日的入宫叩拜哭灵。
皇后发丧,非同小可,循例,分前朝、后宫两处分而哭灵,宗室、百官于前朝的景灏宫哭灵,内外命妇、公主、皇子于仪阳殿皇后停灵处哭灵。
辍朝五日之后,皇帝才开始上朝,与百官商议大行皇后谥号,皇后苏氏一生贤淑,嘉言懿行,庇佑皇子公主平安降生,为皇家添了一子二女,堪称贤妻良母,六宫之典范。
是以,有大臣提议以“明贤”为谥号,皇帝略略心动,却思及皇后遗言,大臣不允。皇后无奈之下,只得说出皇后遗言。与百官再三商议,最后定下“敬慎皇后”这一谥号。
皇帝如此郑重对待皇后,令苏氏一族颇为欣慰,也正是因此,毓嫔苏氏在宫中的地位,并未因为皇后崩逝而降低,反而稳固了些。
见皇帝如此郑重,嘤鸣和底下的五妃更是郑重以待,在内宫之中战战兢兢地操持丧仪,带领嫔妃、命妇、皇子、公主们日日哭灵,极尽哀仪。
此次哭灵,比起熙元十三年太皇太后崩逝,亦是毫不相让。当初,嘤鸣只是一介从四品婉仪,而如今,嘤鸣却已是贵妃,诸多嫔妃之首,理应跪在最前面,偏偏其他五妃掌着六宫大权,这五妃之中,诚妃育有二子,她的册封使和昭妃的册封使又是同一人,是以,诚妃才是隐隐的五妃之首。昌嫔有心看到两人僵持不下,更是大力宣扬了一番,只盼瞅着两人撕破脸来,双双被皇帝厌弃。
后宫嘤鸣传(原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