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俨暗叹:真是一步好棋,一箭双雕。但他心中亦知,凡事无绝对,琇岚对他来说是个意外,相信对文贵妃来说亦是如此。不消片刻便能想到此法,且能毫不犹豫算计自己的女儿,陈俨由衷佩服文贵妃思想的活络与她的决绝,如果她的儿子也是如此,那么自己不会像今日这般稳坐太子之位。想到陈臻,陈俨脸上不由得一笑:那个人和他生母不一样,他是最不善想这些的。
文贵妃算计的很好,陈俨也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只是所有人都忘了真正的当事人琇岚与欣和是怎么想的。
而琇岚刚想问陈俨他为何如此确信,只见这时有一姑姑上前:“玉章见过太子、太子妃。”
陈俨虚扶一手:“玉姑姑不必多礼,请起。可是惠娘娘有什么交代。”
琇岚听陈俨如此客气只觉难得,先前在披香殿时陈俨对文贵妃的态度她是看在眼里的。后妃之中,便是尊贵如文贵妃也不过是得陈俨一句“娘娘”。所以,能让陈俨心甘情愿说出“请”这一字的,其对象还是宫女,琇岚只见过眼前这一位。
别看陈俨看上去是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形象,那只是为了“太子”这个身份而表现出来的,实际上他也有着鲜衣怒马少年郎的一面。出身皇室,贵为太子,养母是当今皇后,生母出身韩氏一族,十二岁被封太子,十六岁成年时被圣上亲赐美字“明择”,可以说时至今日没有哪家少年郎能与陈俨一样风光、耀眼,虽是二次成婚,但在孟氏还作为太子妃时也没少有人家愿意塞女儿给陈俨,即使不是正妻但数年后也能被人尊称一声“娘娘”,这对无数庶女来说是最尊贵的荣誉——终究难逃做妾的命运,那不如做世上最尊贵的妾!
孟氏病逝后,虽有人家觉得占了孟氏的位子有些甩陬渠孟氏的脸,但自家姑娘若真的被看上,管它现在怎么说至少将来会是大齐的国母!想到这里,住在上京城的世家夫人也顾不得什么脸面找到机会便一个劲的进宫给皇后、惠妃请安,特别是知道太子收了其中一位世家的女儿做侍妾时更是挤破了脑袋:侍妾都收了还怕不收太子妃、良娣、良媛吗?!哪怕只收了一个也好啊!但那些挤破脑袋的世家们没想到的是,此后太子唯一要的人,是燕阳王府的姑娘,给的位子是太子正妃。想进东宫的世家,没有一家比燕阳王府尊贵,得知太子妃是燕阳王府的姑娘,连塞人都不敢塞了;比燕阳王府尊贵的只有几个宗族亲王,和几个不愿让自家来搅混水的世家。
先前众人争着抢着把自家姑娘推给陈俨,但因为争的人太多很难塞进东宫,在得知琇岚是太子正妃后那些世家反而是不敢凑上前去丢人现眼了。
这就很奇怪,他们敢占孟氏的位置,却不敢碍了燕阳王府的眼。琇岚曾与谢岑说起这件事,谢岑说:“大概是因为那孟氏已不在人世,而你还身强力壮吧……”
“那有你这样说话的,你就不能夸我点好吗。”琇岚自是没当真,只当时闺蜜的调侃。
“你当然很好,哪里需要我来夸?”谢岑只一句便又哄得琇岚眉开眼笑。
但谢岑却说对了其中的深意。陬渠孟氏,虽是大儒世家,但在庙堂之上很少见其子弟的身影,世人提到孟氏,多是想到其办理的白鹿书院,以及前太子妃孟氏菲茹。当然,这也不是说孟氏不得势,毕竟世人皆以能入白鹿书院进学为荣,说的夸张些,能在朝堂上说得上话的人臣,都在白鹿书院进修过。君不见,皇帝对张家的补偿中有一条便是替张平西之子张煜庚预约进白鹿书院的资格。
而燕阳王虽是没落贵族出身,但其靠军功出人头地,燕阳王妃沈氏出身忠毅候府,祖上为沈氏大家。加上长子李琇洹为中书舍人,长女李芷沅淑柔县主为张家主母,现在又有次女李琇岚为太子正妃,燕阳王府是新兴权贵的代表,虽无底蕴,但前途不可限量。
上京旧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