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的嫡庶之分重却也不重,皇后所出子嗣自是在出身上就赢了其余兄弟一大截,立太子也是从嫡子中选,除非嫡子都死了,或是说嫡子实在是难当大任,才会考虑庶子。不往远了说,皇帝便是江太妃之子,太子陈俨虽为惠妃亲生但亦是皇后养子。先说前者,太后所生三子各个荒唐,先帝不得已才将后位传给皇帝,当然这也离不开江太妃与皇帝不和,太后与皇帝犹如亲子一般的关系,是真是假无人得知,反正如今大齐的帝王是皇帝,太后是先帝的皇后,至于江太妃,人在五台山清修为大齐祈福。再说后者,陈俨是自满月起直至十二岁被封太子,十几年期间一直住在昭阳殿,可以说皇后除了没生过他,对他的照顾与亲生无差。这里提一句,无论嫡庶,皇子在七岁时便需搬离生母所居宫殿,与其他兄弟们住在一起。但陈俨却是特殊对待,还是被册封为太子后才搬离了昭阳殿,他与皇后的关系可见深厚。
大齐在嫡庶之别上不比前朝那么严苛,朝堂上也有出生庶子的高官人臣,民间也有待生母年老后经得父亲、嫡母、当地县官的同意,可侍奉生母的特例,当然,这种个例一般也是庶子出人头地,且生母没几年活头的了。这么做无非是因大齐重孝道,否则县令根本不会同意。便是如此,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情况依旧少见,很多庶母还等不到子女出人头地就先一命呜呼了。
到底嫡庶有别,即使尊贵如皇家。否则欣和也不会唤文贵妃为“文娘娘”而不是“母亲”。值得一提的是,帝王家的妻妾不同于寻常百姓家的妻妾,陈俨虽是太子,但面对后宫中妃嫔时也要尊称其为“娘娘”,即使那些妃子得到的这份尊重不是出于她们自身。
“在娘娘这叨唠久了,恐惹娘娘不快,不敢再麻烦娘娘。儿臣携太子妃先行告退。”陈俨实在是觉得琇岚和文贵妃没什么好聊的了便出声请辞。文贵妃也似乎是松了口气,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又说了几句日后再邀约的话便让他们退下了。当事者三人,谁都知道,邀约的话是做不得数的。
从披香殿出来后琇岚虽说轻松了一些,但想到接下来去的地方是柔仪殿,整颗心又吊起来。因披香殿与柔仪殿隔得不远,想到等会就会见到另一位婆母,再联想到刚才在昭阳殿见皇后的样子,琇岚正为手上的红玉手镯发愁。
脱吧,大庭广众之下,怎可随意处置皇后刚刚亲赐下来的东西,不脱吧,再走一会儿便是柔仪殿,若是被惠妃见了岂不是心中难免起疙瘩?
“岚儿。”陈俨主动牵起琇岚,“方才你可记得我们刚进披香殿时,文贵妃对你说什么了没有。”
“没有。”
“她不可能没注意到你手上戴着的镯子,但她选择了不说。”
“嗯。”
“所以,你不用担心。”
“嗯?”
“后宫的妃子都有她们自己的生存之道,母亲送你镯子,便不会再有人拿镯子来说事。你完全可以不必担心惠娘娘会因这只镯子对你心有不满。”
但陈俨对于文贵妃为何明知欣和脸皮薄,却还是要在琇岚面前说了欣和这一事,只字不提。文贵妃对欣和与陈俨亲近一事一直抱有不满,欣和尚小,猜不出其中所以然,但陈俨却是清楚得很。就方才之事,他猜,文贵妃是料定了以欣和那般容易害羞的性子,在头一次见的生人面前落了脸面心中必是觉得十分羞耻,从此往后恐怕都不会与琇岚多亲近走动,甚至一看到琇岚就会想到今日之景。如此一来,虽说欣和乐意亲近自己,但有琇岚在,想必欣和定会与东宫保持些距离,日子久了后也会自然而然与自己生分。
上京旧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