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凯旋,新登基的景孝帝给足了谢涛面子,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赵云琮坐在高高的御辇上,看着谢涛和栗红依夫妇身穿狐裘大氅骑在高头大马上,从风雪中走来。
两人来到近前翻身下马跪拜,“臣谢涛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臣栗红依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谢涛,赵云琮有些恍惚。这些年谢涛在他心中是威武强大的,说实话他一直有些怕这个表弟,可此刻他突然觉得谢涛也没有那么威武,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臣子,见到帝王也是要跪拜的。当然,谢涛还是从前那个谢涛,可赵云琮却不是从前那个软弱的康王了。
赵云琮心思恍惚竟然忘记叫谢涛夫妇起来了,司礼太监看了一眼皇帝身边的梁玉楼,见他也不提醒,只能壮着胆子小声说:“陛下,该迎大军入城了。”
赵云琮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让梁玉楼扶着下了御辇。他走到谢涛面前,亲自将他扶起,说道:“二位将军一路辛苦了!”
“忠君报国,平乱安民,是臣的职责。”客套话大家都会说。
“谢元帅,这是朕第二次迎接你凯旋还都了。爱卿平叛有功,赶紧上马随朕进城吧。”赵云琮说得亲切得体,却也保持着帝王的矜持。从此以后,彼此之间只有君臣,再无表哥表弟。
谢涛倒是没在意赵云琮那些弯弯绕绕,他发现了赵云琮身边站着的梁玉楼了。
“这货怎么跑到赵云珩身边了?这可不是个好东西。”谢涛心中嘀咕着上了马。
秦都城南门礼炮连响了九声,大军跟在皇帝的御辇后面进了城,向着皇城走去。
立功的将领被召进了太极殿,宣旨太监宣读了对各军将士的封赏。谢涛作为本次平叛的主帅,被册封为靖王,以彰显他平乱靖边的功劳。栗红依被封为一品骠骑大将军,加长公主仪仗。董长峰册封为四品归德中郎将,黄天霸封为长平侯,其他有功的将领也都得了封赏。却偏偏没有提到方开山和祝怀惜。这次平定薛良造反,方开山在楚地抵抗薛家兄弟,祝怀惜在宁州阻挡魏怀文的叛军,在整个战局中的功劳都不小,理应受到封赏,怎么能把他们两个给漏了呢。
谢涛上前行礼问道:“陛下,黄州都督方开山和宁州军屯守备祝怀惜在本次平叛中都立下大功,为什么没有封赏?”
“他们是有些功劳,但也有过失。朕听说就是因为方开山的疏忽才放跑了逆贼薛保义。”赵云琮回答。
“方将军率兵平叛时,他的母亲身患重病。为了平叛,他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甚至连母亲最后一面也不能得见。围剿薛保义的时候,听闻母亲离世,方将军心中过于悲痛,才一时疏忽,这也是人之常情。还请陛下顾念他的一片孝心,给予嘉奖。”
“原来如此,难得他一片孝心。朕就封他正二品辅国大将军,追封其母为二品诰命夫人。朕还要给他一个恩典,准他回乡为母亲守孝三年。”赵云琮当然知道方开山是怎么回事,也并不是吝啬这些封赏,他就是想让谢涛提出来,然后让方开山回家守孝,这样他就可以另外派人去接管黄州的兵权了。
谢涛也明白如果方开山回家守孝,那黄州的兵权就要落入其他人手中了,但他知道此刻方开山最想要的就是能为母亲好好守孝。所以,他并没有反对。
“臣替方开山谢陛下恩典。此次平叛,祝怀惜以不足宁州军一半的兵力将魏怀文的队伍困在宁州,臣才能在肃州和薛良从容周旋。他的功劳也应该得到封赏。”
听了谢涛的话,赵云琮冷哼了一声说:“祝怀惜这就算将功补过了。”
谢涛一愣,问道:“祝怀惜有什么过错?他怎么就算将功补过了?”
“他是废太子妃的弟弟,废太子赵云珩谋害先帝,意图造反,难道不是罪过?”
“赵云珩谋逆时,他也没跟着造反,他有什么罪?就因为他是废太子的小舅子?”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