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伯没想到谢涛如此不给人脸面,索性也变了脸,说道:“哼,谢公爷不愿意也没办法,下官是奉旨来办差的。公爷若是有什么意见,尽管同皇上说。”
“别拿皇上压我?我看见你就不痛快,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别在我面前晃。”
永宁伯不阴不阳地一笑说:“那谢公爷恐怕只能不痛快了,下官可不敢抗旨。”
谢涛蹭地一下站起来似乎是要动怒,徐疏赶紧起身拉住他劝道:“银川,有话好好说。皇上的圣旨,你就是不愿意,难不成还能抗旨?坐下说话,坐下!”
谢涛在徐疏的劝说下坐回座位,永宁伯心中得意,这谢涛虽然狂妄,但也是不敢抗旨的。
徐疏继续打圆场道:“谢公爷,宋伯爷,下官也看出来了,二位是不愿在一块办差,可是皇命难违,也只能一起办差。这样,下官给两位出个主意,既不用彼此不自在,又不会抗旨。”
“你说吧。”谢涛冷冷地说。
徐疏指着桌上的一摞名册说道:“大秦的寺院近万座,两位大人一同清查也需要一些时日,不如把这些名册一分为二,两位大人各自负责一半。这样也算是一同办差了,还不用见面。二位意下如何?”
永宁伯琢磨了一下,若是跟谢涛在一起办差,虽然可以盯着谢涛,但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处。若是分开办差,那就是自己做主了,抄检出来的财宝那就可以随便处置了。他权衡了一下,在损人和利己之间选择了后者。
“徐大人的办法倒是不错,只是这名册要如何分?”要是只给他分几座寺院那可不行。
“伯爷,这样吧。下官已经将寺院名单按照各州府收录成册,每个州的名册分上下两册,两位大人抓阄决定拿上册还是下册,就按照拿到的名单划分权责。”
永宁伯一想,不错啊,这是能从谢涛手里拿到一半!就算下册的寺院少一点,但那也是自己抓阄抓的,总不会运气那么不好,四个州的名册全都抓到下册吧。
“徐大人的办法甚好!”永宁伯夸赞道。
谢涛却对这个办法不满意,“好个屁!本官才是正使,凭什么分一半给别人?”
“银川,不这么办,你还有什么办法?要么你就和宋伯爷一起办差,要么你就抗旨,你自己选吧。”徐疏劝道。
谢涛犹豫了一下,最终不甘心地说:“行,就按你说的办。”
“行,那我就为二位大人做个见证。”徐疏说着从案头拿了一张纸,从中间撕成两半,分别在上面写了“上”和“下”两个小字。等墨迹干了,便把两张纸折好放在掌心,说道:“咱们先分秦州的,二位大人,抓阄吧。”
谢涛和永宁伯各自拿了一个纸条,谢涛抽到的是“下”,永宁伯抽到的是“上”,徐疏把秦州名册的上册给了永宁伯,下册给了谢涛。
接下来又抓阄决定了渭州,肃州和宁州的名册。永宁伯手气不错,抽到了三本上册,面露喜色,谢涛的脸色就不太好了。
徐疏见他不悦劝慰道:“银川,虽然你是佛祖选定的人,但抓阄也是靠运气。估计今日佛祖不在家?”
谢涛也不搭理他,冷着脸哼了一声拿着自己分到的名册离开了户部衙门。
“银川…唉…”徐疏见谢涛离开,也只能叹了口气。
永宁伯心情不错,对徐疏拱手道:“今日多亏徐大人主持公道,宋某谢过了。”
“都是为朝廷朝廷,伯爷莫要辜负皇上的期望。具体的章程您都知道吧?”
“知道,知道。皇上已经给下官看过了。”
“那就好。如此便辛苦伯爷了。”徐疏客气地拱了拱手。
“都是为朝廷效力。下官告辞了。”永宁伯客气地回了礼,离开了户部衙门。
谢涛离开户部衙门,上了马车,忍不住笑出声来。刚才那出戏是他和徐疏专门给永宁伯下的套的。
秦国的寺院虽然大多有钱有产业,可也有不少荒村野庙。还有些寺院的田产不少,但香火不旺,没有浮财,田产是要划归地方官府的,要想动这些产业就得和地方官打擂台。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