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坐在战马上,望着眼前熟悉的场景,思绪似乎飘了很远。
在他身后跟随着凯旋而归的汉家大军,这些热血沸腾的将士们,还沉浸在刀光剑影间的生死相搏,或是功成阗彦的斩将擎旗。这一仗让匈奴再无苟延残喘之力,他们再不敢南下牧马,侵扰大汉。这支得胜之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跟随在他们敬爱的大将军身后,接受着沿途百姓的欢呼。
卫青却并不似其他人那样兴奋。这已经是他第七次得胜、班师回朝了,这熟悉的场景他看了七次,却是各有心境。
灞桥边的柳树又吐了绿芽,暖暖的日光洒在灞桥下的河水上。他望着河面上泛起的波光,又想起了公主那一汪深情的眼波和眼角泛起的泪光。那是二十几年前的往事了,他即将离开侯府,去军营历练。那天,他最后一次做公主的骑奴,陪着公主到了这灞河边上。那天夕阳的余晖也似这般温暖,公主和他两个人望着流淌的大河说了很多话……怎么又想起公主了?卫青心中一阵酸楚,他不想再去回忆公主和他说的话,即使是那一字一句他都念念不忘。
随着脚下之路的延伸,卫青的思绪也在不断延伸。从骑奴到青年将军,那段时光一晃而过。他又回忆起第一次率军上战场前,也是在这灞桥上。公主到此抚琴为他送别。首次出征的他激动而忐忑不安,征人是否还能再见,他心中又舍不得公主。他记得自己久久注视着公主柔情而坚定的目光,回答道:“放心,卫青一定会凯旋而归。”
眼前这灞桥嫩柳、冰雪消融的河水,此情此景,与第一次班师回朝时多么相似啊,只是物是人非了。
转眼间,大军已进入长安城。市坊间的商贩、艺人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一扇扇紧闭的大门纷纷打开,大户小户的人家都涌进街道迎接凯旋的汉军。
十年前,卫青茏城大捷回来,长安城也是这般热闹欢腾。他没有看到欢呼的人群,却一眼只看到了人群后的公主。卫青依稀记得她那天穿了最漂亮的华丽长裙,笑盈盈地眺望着他归来的方向。军队在人群中行进地很慢,那段路似乎很长,他和公主也四目相对了很久很久。
卫青眼前一花,那优雅俏丽的身影似乎又出现在了熟悉的街道。他心头一动,待擦眼望去,不过是幻象罢了。他兀自想着:公主早已远嫁汝阴了,怎会在长安迎接他呢……
为什么总会想到第一次出征的旧事呢?他原以为自己早已忘记,原来只是压在心底不愿回想罢了。他多么希望回到从前,那时的他带着青年的意气风发;怀着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壮志;念着器重自己的皇上、提携自己的公主、疼爱自己的姐姐和即将出生的外甥。如今他已然是统帅三军的大司马大将军了,可他身上却背负了太多。李广之死让他心头沉重不已,皇后和太子让他担忧挂念,凭儿去世还留下三个稚子待他抚养,最让他痛苦到喘不上气的是,他为之加官进爵、封侯拜将的美丽身影已然错过。
凭儿是在他出征后不久突染恶疾病逝的,卫青在得胜回朝前才接到这个消息。此刻他正站在清冷的墓园里,木然地望着一方冰冷的石碑。
悲伤么?似乎更多的是轻松吧。这样想着似乎又增添了心中的愧意。在外人看来,他们夫妻和睦,又有三子承欢膝下。连皇上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连姐姐子夫也逐渐放下了顾虑;甚至是公主也认为他们的婚姻是令人称羡的吧。可他却深知,自己的心没有一刻在凭儿那里停留过,自己终究是负了这个温柔贤惠的女子。
只有一次,一向温顺的凭儿大哭发火:“你全部的温情都给了平阳公主连一滴也没有为我、为这个家留下!你从来都是心事重重、满腹忧愁,只有想到公主时才会有一丝笑意……”
自从这件事以后,两人产生了一种默契,谁也再没有提过平阳公主。
卫青呆呆地想着,心中更加烦闷了。
长安青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