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四年春,浩浩荡荡的大汉军队从灞上开拔,十万精骑兵分两路,分头向代郡和定襄疾驰而去。
就在这时,边关抓到了一名匈奴俘虏,从他口中汉朝得到消息:大单于的主力并非在霍去病的定襄方向,而是在东线活动。刘彻当机立断,改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
两位汉军统帅早已明确了作战计划,接到朝廷的改调命令,心下猜得是单于主力去了东线。也就各自很快做了调整,盘算好新的作战布局。
两路大军皆是用了上等良马,一路向北千余里,数日之后便已深入大漠戈壁。举目四望,周身尽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白日,炽热的阳光炙烤着脚下的沙地,热浪翻滚。到了夜晚,又是气温骤降,连刁斗声都是颤巍巍的凝结着寒气。
人算不如天算,刘彻一心想要霍去病这把锋利的尖刀直捅匈奴单于的心脏。奈何刀是磨得足够锋利,可惜捅扁了。战前,伊稚斜又突然改变了作战计划。霍去病部东出代郡,向北突进千里,却迟迟没有发现匈奴单于的主力。
“骠骑将军,我们至今还未找到匈奴的主力啊!”
霍去病略一沉思,回答道:“匈奴单于不在这里,那应该是在大将军的方向。”
“皇上命我们寻找大单于决战,我们是不是立刻改道向西?”有副将提议。
“我看不必。”霍去病抬手制止,“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哪会尽如人算?大将军部的兵马数量与我们相当。以大将军的能力,他定会临机决断与大单于对抗。我相信舅舅有这个实力,拿下匈奴单于!”
“那我们……”
“我们继续向北进军,直击左贤王,然后扫荡匈奴王庭,为大将军翦除后顾之忧。”霍去病很是果断,他笑着跳上马背,“走喽!”
飘扬在大漠风沙中的“霍”字旌旗一路向北而去。
霍去病预料的不错,卫青军团挺进沙漠腹地不久,便有侦查骑兵发现,在卫青部的正北方,有大量匈奴军队在集结。刘彻弄巧成拙,让卫青遇上了伊稚斜单于。
卫青既是激动,又是暗暗叫苦。激动的是可以直面匈奴主力,这样的重任对任何一个将军来说都是无限荣光。叫苦的是皇上把最精良的骑兵、马匹、弓弩都拨给了霍去病。他这一支部队同霍去病那五万人马相比实在差距不小。
既然天意如此,那他定要扛起这个重任,直面强敌!
卫青即刻下令扎下营帐,召集部下几位将领商议大战策略。此次,随卫青出征的有前将军李广、校尉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和后将军曹襄。卫青心中已经有了作战计划,只是尚在犹豫将领人选。他看着李广老将军期冀的目光,内心一阵沉重。
李广年近六十,依然精神矍铄,尚有匹夫不挡之勇。看到李广,卫青就想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李广一生在战场上,几经生死,可如今连个侯爵也没挣得。这次恐怕是他的最后一战,他特意请皇上封他做了前将军,希望能打个先锋。
卫青回想着临行前刘彻嘱咐他的话:“李广老将军忠勇可嘉,可惜命数奇,屡为名声所累。如今又年纪大了,恐怕一时昏聩。朕不忍拂了他的请求,封他个前将军。只是到了前线,大将军要自行决断,切不可让他打前锋。”
卫青望着眼前这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将,一时感慨良久。他从小便听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对他钦佩不已。即使前些年,李广对他出言不逊,颇有微词,他也从未计较。如今这个老英雄正谦卑地站在下面,等候他的将令。
他心中有了主意,他要将一个对战局至关重要的任务交给李广。既不违背圣意,也给他立功封侯的机会。
“校尉公孙敖、后将军曹襄,你们随本将正面迎战匈奴主力。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你们从侧翼包抄,截断匈奴军的退路。”
“诺!”三位将领齐声回答,只有李广愣住了。
“大将军,皇上可是命我这个前将军打前锋的。”他很不服气。
长安青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