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对匈奴兴兵起戎已有十余年,接连收复河南、漠南、河西之地。匈奴人元气大伤,在叛将赵信的建议下,伊稚斜决定率部落向北迁徙,退至大漠以北。
“若汉朝军队再想进攻,就必须越过大漠。以汉朝的实力,即使他们能跨越大漠,也早就失去了作战能力。我们大匈奴诱敌深入,以逸待劳,定可挫败汉军。”赵信如此说道。
的确,若想远征大漠,就必须有足够的军队补给以及马匹供应。可汉朝这些年,国库里大部分钱财都用于打仗了,很难再支持一次漠北大战了。
一向心急好功的刘彻也只得下令休整,他任用桑弘羊管理国家财政,实行盐铁专卖,为远涉漠北作准备。
有时他会像一个孩子一般,咬着牙暗暗发牢骚:“都怪你卫青,在定襄之战错用赵信。这倒好,赵信跑回匈奴去了,还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卫青已经在家赋闲数年了,他常年持剑纵马的身板一旦松弛下来,就浑身难受。他也不能闲着,便应皇后姐姐所托,每日进宫教太子刘据骑马、习武。刘据不像刘彻胆大好动,而像姐姐卫子夫一样敦厚好静。他喜欢读书,却不爱习武。有时刘彻看见他由卫青牵着马,坐在马背上昏昏欲睡的样子,就会不满地闷哼几声。
从前曹襄和霍去病跟随卫青习武时也是这般年纪,卫青一眼就能看出他这个小太子外甥根本不是习武的料。太子太过文静了些,恐怕皇上不喜欢啊……他心中暗暗担忧。只是刘据偶然在眼角眉梢间流露出的倔强,让卫青意识到这孩子身上,流淌着一半卫家的血脉,日后绝不会是一个软弱之辈。
除了教太子刘据习武,卫青就是终日与他的武罡八卦阵为伴。早在十多年前,东方朔就曾预言:有朝一日汉军将跨过大漠,纵深千里与匈奴决战。到那时,就不能仅仅依靠轻骑兵。如今,卫青对东方朔的先见之明钦佩不已。他总是亲自到军营里监督军队列阵演习。卫青早已把平阳公主送他的那卷易经领悟透彻。当他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望着变化有致的骑兵阵列,那马蹄飞扬起的沙尘湮没了时光,仿佛让他回到了和平阳公主一起用小木棍排阵的初夏午后……
当远征漠北时,他的武罡八卦阵一定能派上用场。他将带着平阳公主年少时的向往,跨越大漠瀚海,为她决一死战。如果皇上下一次还会让他出征……想到这里,卫青那张不甚苍老却满是风尘的脸庞,又浮现出了老将穷途的寂寞。失意彷徨代替了他的希冀,秋云遮蔽了骄阳一般的炽热。
平静的两年时光悄然过去,这个如日中天的大汉帝国正像他的统治者一样,心跳和脉动都是年轻而有张力的。短短两年时间,汉朝的经济复苏很快,已然为汉匈决战积蓄了雄厚的实力。
刘彻的心就像一锅煮在火上的水。这些年他一直在积累能量,被火烤的燥热不已。如今这水终于沸腾了,他的心怎不会热血奔涌呢?他将要发起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战役,深入沙漠腹地与匈奴决战。从小萦绕在他心头的耻辱,书写在历史上的大汉耻辱,要由他刘彻洗雪。
如火如荼的战前准备开始了,刘彻在卫青的陪同下检阅军队。他四处转了转,对高昂的士气非常满意。但他嘴里也并不说什么,绷着一张平静的脸。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岂能喜形于色?他要等到大败伊稚斜的那天再笑!
倒是卫青别了刘彻后,到底不放心顽劣的霍去病,又往他的骠骑军营里去看一回,正见霍去病和几个年纪相仿的校尉在校场中蹴鞠。有几个小兵端了一大锅肉,要去倒掉。卫青见了忙拦住他们。
“大将军。”小兵们向他问好。
“你们端着这些肉要往哪里去?”卫青蹙眉问。
“回大将军,这肉放久了,不新鲜。骠骑将军吩咐把它扔掉。”
卫青仔仔细细看了那锅里的肉,脸上的神情更加严峻。
“先把锅放下,去叫你们骠骑将军来。”
满头大汗的霍去病一听说舅舅来了,丢下球便兴冲冲跑了过来。只见卫青冷着脸,他也不知何故,便赔笑着说:“舅舅,您叫我来所为何事?”
长安青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