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与神话记录馆
超小超大

历史:颛顼(2)

创制九州

《史记》上说他统领疆域“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极其广大。

作曲《承云》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鱓先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史称五帝

战国时代,随着五行学说理论的构建完成和成熟,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句龙)等五位小神已不足以支撑这一庞大的结构,于是太暤、炎帝、黄帝、少暤、颛顼等五位大神就登场了,原来的五位小神降格为他们的辅助之神。“五帝”之名当是战国时代的产物。在战国前期以前,众帝林立,不限于五。战国中后期“五帝”之名方才出现。“五帝”只是一个对上古帝王的概括词,不仅成员不能确定,有时也会出现一串古帝王名字而不限于“五”。直到战国末期的《五帝德》、《帝系》最终确立五位古帝的名字: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一直到汉代前期,还有不同说法并存,《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孔安国《尚书序》以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司马迁的《史记》采用《五帝德》和《帝系》的五帝系统,把本来属于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写得清清楚楚,使含混不清的远古传说清晰地呈现在后人面前。五帝系统的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构建起以黄帝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神话的主流框架。

逝世

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相关争议

始祖追认

留心考察一下战国、秦、汉时期的造伪史,造伪者制造出帝喾一系,说稷、契、尧属于帝喾之后;又制造出颛顼一系,说舜、禹属于颛顼之后;再制造出黄帝一系,说颛顼、帝喾都属于黄帝之后。《大戴记》、《史记》、《帝王世纪》诸书皆采其说,于是两千多年来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其实这个单线古史体系是把上古唐、虞和三代夏、商、周五个不同姓氏、各自独立的部族系统生拉硬扯到一起的结果。

共同始祖的追认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族群观念融合的重要步骤。具体而言,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史将原本不相统属的各个族属的始祖追溯为一家,从而造成所有不同族属皆有共同祖先的事实。在这一方面,战国时期所造成的两大始祖就是颛顼和帝喾,进而在他们之上,又有共同的祖先——黄帝。[34]

《左传·文公十八年》大史克答宣公,就同时提及“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颛顼氏有不才子”,还提及“高辛氏”,也没有说他是帝喾。因此顾颉刚会对此生疑,认为与其说高阳是颛顼,不如说高辛是颛顼。其实这是不同的古史系统。后来才将“高阳”和“颛顼”合并。楚国古史系统,可能有以伏羲为祖的古史系统,此系统着力讲炎帝、祝融、共工、帝俊,颇不同于黄帝一元的古史系统。屈原自谓的“帝高阳之苗裔”,此高阳是否确指颛顼,还缺乏材料证实。秦人在秦襄公时“自以为主少皞之神”,后来又自认为高阳之后。

华夏历史与神话记录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重生嫡女之皇叔放肆宠 连载中
重生嫡女之皇叔放肆宠
风墨雪
前世将军府嫡女叶紫璃就因为眼瞎喜欢上了一个渣男,却害的家人惨死,那个爱她入骨的男人也为她而死。浴火重生,这一世她一定会保护好家人,还要看着那......
18.3万字4个月前
还珠格格之乾微文 连载中
还珠格格之乾微文
婷燕
还珠格格
0.5万字4个月前
摄政王和他的小娇妻 连载中
摄政王和他的小娇妻
文刀琪
此故事纯属虚构,与历史无关双男主沈清秋为了帮助妹妹替她加入李府(此故事纯属虚构,主角的封号与现实生活中无关)
1.2万字4个月前
锦上添花的前提 连载中
锦上添花的前提
大佳佳超嘎嘎
一睁眼,清澈又愚蠢的大学生变成架空朝代的县令千金,原来是盛唐的苏晴落和现代苏晴落两个人的命格发生紊乱,现在重回正轨,清澈又愚蠢的大学生在古代......
32.2万字4个月前
朕的皇后千娇百媚 连载中
朕的皇后千娇百媚
凌凝雪
初见时:他身中迷药,与她共度良宵。再见时:他坐在高处,气势非凡。第三眼:他们互许倾心,一眼万年……
0.3万字4个月前
彼岸花开待君归 连载中
彼岸花开待君归
七月萤
上一世她是高高在上的郡主,这一世她重生归来成为不受宠的相府庶女,一样得不到丝毫父爱,但这一次她不会再让自己重蹈覆辙!
15.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