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狐蝠(拉丁学名:Pteropus dasymallus,英文名:Ryukyu Flying Fox),翼手目狐蝠科动物,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小白菜:狐蝠在日本,有4个亚种被确认,台湾亚种群代表的亚种PdFormosus Sclater。
小白菜:狐蝠体型较一般蝙蝠大,两翼展开长达90厘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种类,由于头型似狐,口吻长而伸出,故称狐蝠;第1和第2指都有爪,日间成群倒挂在大树枝上,夜间成群出动,觅食野果、花蕊,对果园危害极大;每胎1仔;冬季隐藏于洞穴中冬眠。
一、形态特征
小白菜:狐蝠科成员以大眼睛、短尾或无尾、耳朵结构简单、口鼻部较长为特征。
小白菜:一般体型较大,但有些种类很小,体长5~40厘米,最小的体重15克(如食花粉、花蜜者),大者达900克。狐蝠属;尾甚短,或缺如。
小白菜:股间膜不发达,仅沿后肢留存很狭的一条边缘;第指具爪,且呈一定程度的游离状(个别种类例外);耳壳简单,卵圆形,耳缘联成圆圈,无耳屏和对耳屏;眼发达,视觉良好;头骨吻部较长,腭部后缘超出臼齿,臼齿齿冠平坦,中央具横沟,适于软质食物;舌很发达,食花粉、花蜜的种类尤其突出,可伸出口外很远。
小白菜:狐蝠科成员的总体外形多比较接近,但体型差距很大,其中一些最大型的成员如狐蝠属Pteropus的大型种类体长超过40厘米,翼展可超过1.5米,体重超过1公斤;而小型的无花果果蝠属Syconycteris的成员体长仅5~7厘米,翼展不到15厘米,体重不及20克。
小白菜:二者虽然大小差别甚大,但无花果果蝠看上去颇似小型的狐蝠。
二、生活习性:
小白菜:①行为习性: 狐蝠常树栖,清晨及黄昏为其活动高峰时间。大型者多聚居,小型者多独栖。狐蝠夜行性,远距离飞行觅食,有时可达15公里。主要靠嗅觉发现食物,仅棕果蝠等少数属有超声定位功能。
小白菜:②食物习性: 狐蝠科成员均为植食性,其中大型的种类多以果实为食,小型种类主要食花蜜。
三、种类介绍:
小白菜:狐蝠总数超过160种,以东南亚和非洲种类最多。狐蝠科也有少数相貌比较特殊的成员,如非洲的垂头果蝠Hypsignathus monstrosus口鼻部膨大看似锤子,分布于西太平洋诸岛的背囊果蝠Notopteris macdonaldi有不同与其他果蝠的较长的尾。
小白菜:台湾的亚种P. d.formosus为台湾特有,且为台湾产翼手类中唯一的食果蝠。分布记录包括台湾的花莲、台东、高雄、兰屿和绿岛,据报道,现仅见于绿岛、花莲及宜兰。
四、分布范围:
小白菜:狐蝠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境内分布5属7种,见于华南区,包括台湾和海南省,其种类中较珍贵的琉球狐蝠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南部等地,以及中国的台湾。
五、繁殖饲养:
小白菜:狐蝠终年繁殖,或集中在9~11月间,翌年2月产仔。最多每年1胎,每胎1~2仔,饲养条件下可活20年。
六、动物保护:
小白菜:①种群现状: 无详细资料提供目前的种群规模,仅知其种群数量减少,分布点减少。无笼养繁殖记录。
小白菜:②保护级别: 琉球狐蝠在台湾已被列为“濒危”,而受“野生动物保护”。
七、动物研究:
①品种标本、最大狐蝠标本:
生活周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