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缠着老师,问得最多的是:“这个句型重不重要?”“这个句式会不会考?”“你觉得我要学多久才可以考过?”“我应该买什么教材才能进步快一点儿?”“我每天至少要刷多少道题?”
他说他不知道辞职的选择对不对,不知道考试能不能过,不知道突然换行业会不会后悔……
他问我:“怎么办才好?”
我回答说:“你其实知道怎么办,因为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你只是等不及了要一个明确的结果。但很多事情就像是解数学题,答案需要你一步一步地推算,你光是看着题目就想要正确答案,当然很难!”
让你焦虑的,不是“我能不能如愿以偿”,而是“我能不能马上如愿以偿”。
二十上下的年纪,你想要名校,想要房子、车子,想要满分的恋人,想要掏心掏肺的知己,想要浪漫的旅程和过人的见识,想要高品质的生活和有意思的社交……
结果是,你买了一本本指点迷津的书,看完之后,迷津更迷了;你听了一场场指点人生的演讲,听完之后,人生还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可问题是,你那么年轻却想窥觑整个世界,那么浮躁却想看透生活。
你白天算自己还有几小时下班,晚上算自己还能睡几小时的觉;你夜里会因为白天什么都没做而焦虑,到了白天稍微一努力又会使劲喊累。
结果是,你的身体很想睡觉,因为又熬夜了,但你的大脑不肯睡,因为还有很多事没解决。
学生时代,我们活在“确定”的世界里:一篇文章只有一个确定的中心思想,一道数学题只有唯一的正解,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然而进入社会,每个人都被抛进了一个充满了“不确定”的现实中:“工作这么做行不行”不知道,“今天做的决定对不对”不知道,“我和他能不能走到最后”不知道,甚至就连“我明天在哪儿”也不知道。
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的参考答案,很多问题的参考答案只有一个字:“略。”
你分不清“状况频出的今天”到底是“糟糕的只有今天”,还是“一连串糟糕日子里的某一天”。
你也分不清“此时的不顺利”到底是“人生路上的某一处坑洼”,还是“人生就此走向下坡路的开端”。
我的建议是,不知道正确答案就去试错,不知道要什么就先做点儿什么,然后耐心等待。而不是两手一摊地空等好运降临,或者双手合十地求菩萨保佑。
别妄想播下种子就马上结出果实,别妄想熬了几个夜晚就能取得别人努力了好多年的成绩,别妄想用几年的努力就想赶上别人几代人的努力。
该花的时间还是得花够,该吃的亏还是得吃到,该交的智商税还是得交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免税店能免智商税。
做人也好,做事也罢,我们该有的态度是:过程用心,结果随缘。
但是很多人都用反了,变成了:过程随缘,结果用心。
一个善意的提醒,不要把有抱负的紧迫感变成只争朝夕的慌乱感,每个人都必须习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没有红绿灯的现实。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