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祭台的装饰单纯化:最初祭台通常铺一层白布及放置祭献用的饼和酒或放礼仪经书。第八世纪时也在祭台上供奉殉道者圣髑。第十一世纪时,开始放置十字架和蜡烛。中世纪初期,已有在祭台前面悬挂一种华丽布帘的习惯,此布帘犹如一种围裙,其颜色通常配合当日庆节弥撒祭衣的颜色。如此,除了祭台屏风外,祭台本身越来越复杂化。
梵二礼仪革新,为凸显祭台的中心地位及其象征,因此尽量单纯化,非举行礼仪所需的物品,不可置放在祭台上。依照新礼规,为举行弥撒,祭台只需铺一层台布,不必像以往需要铺三层。十字架及蜡烛可放于祭台上,也可放在祭台近处。鲜花可放在祭台上合适处,但不可过多,以免祭台成了花架,如果可把鲜花放在祭台下或旁边最好。主教在弥撒圣祭礼仪中,脱下小红帽后,宜置放到其它地方。这些措施主要在使我们了解祭台的尊贵,并表达对祭台应有的敬重。因为祭台象征基督![2]
……………………………………………………………………
祭坛其他含义
祭祀场所
祭坛是古代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特有建筑。先人们把他们对神的感悟融入其中,升华到特有的理念,如方位、阴阳、布局等,无不完美地体现于这些建筑之中。祭祀活动是人与神的对话,这种对话通过仪礼、乐舞、祭品,达到神与人的呼应。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祭坛
读音
jì tán
释义
古代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特有建筑
目录
产生背景
祭坛(读音:jì tán),是原始人对太阳的敬畏和崇拜,出现了为举行献祭仪式而建造的祭坛,祭坛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建造物之一。献祭活动则反映了人类最初对世界的理解。
例如三国以来渐次出现在中国典籍中的神话创世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盘古生于浑沌如鸡卵的太古时代。随着盘古的日渐生长,世界渐由盘古的身体发肤形成。古代巴比伦神话中,恩利尔和马尔都克殛杀女性灵体提亚玛特,分解其尸,以上半造天宇和星辰,以下关造大地与动植物。
可以猜想,无论由卵,或由类人灵体生成的世界,都与原始人对卵或人体的神秘生育与生长的力量地了解与崇拜有所关联。
祭祀物品:
在无数次的献祭过程中,作为祭品的牺牲,包括人体的各个部分,与所为之奉献诸自然神(自然万物)之间,便逐渐建立了一种神秘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这一次次献祭仪式则成了原初人类最重要的营造活动的起源。
主要功能:
最早的献祭活动是以人为牺牲的。早期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可能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世界生于卵;
二、世界由原人的身体,或被众神所残杀的某类拟人灵体的尸体骸演化而成;
欲望之都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