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想了一下,中午她做的是红烧排骨和大盘鸡。两个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麻辣味带点甜。看来温言的口味应该是属于重口的。
“我们温少爷体质较弱,太辣的怕他上火,太甜的怕齁了他。太咸不健康,酸的对身体好,他偏又不喜欢吃酸……”
杨大厨跟着天衣进了厨房,看着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厨房。杨大厨心里非常纳闷。若说厨房里的东西最全的。除了饭店,整个省城人家温家厨房可能就是最齐备得了。
温家别看人口不多,可口味却复杂得很。。温老爷子是原来宫里出来的老御医,一向讲究养生,吃饭诸多讲究。温老太牙不好,讲究吃软食。夫人金元春那是女强人,为人刻薄,每顿吃饭都会挑厨子几个错。最好伺候的就数一家之主温先生了。最娇的就是温少爷,那是高低都不成。口味挑剔不说,还用一些食材过敏。每天吃饭成了温家的头等大事。在温家做厨子,做得时间短的只有一两天。做得时间最长的就是杨大厨了。他算是跟着温先生从京城来的老人。也是最了解温家各人口味的。只是他做的时间长了,反复就那几道菜,温家人早就吃腻歪了。
“我们温少爷还过敏。”
一个大男人挑什么嘴?天衣一想到温言那唠叨鬼的样子,不由就乐了。那家伙看起来很有趣的。挑嘴不难对付。她上辈子在多家饭店做过小工。前台、择菜、服务生、配菜师等工种都干过。见过的菜式很多,倒不怕给温言做菜吃。就是过敏这一样可不能大意。
“对什么过敏?”
天衣心想还是先教杨大厨红烧口味。
“鱼虾海产品。”
这就简单了,她们这可是内陆省会,八十年代物流又不太畅通。供销社里一般卖的海产品并不多。除了街上附近村庄农民捉的河里的鱼虾。平时根本见不到像样的海鲜。
“晚饭就不吃那么油腻了。我先做个红烧豆腐给你看。这是我老家奶奶最拿手的。不光是豆腐,像鸡肉猪肉等都能红烧。”
天衣翻看了一下厨房里的东西。
有一盆刚买的新豆腐。还有茄子。她想先给杨大厨做两个家常菜,让杨大厨回去烧了给温家人尝尝。
“我来烧锅。”
杨大厨坐到灶台前小板凳上,拿一把软一麦秸点着塞进锅底。然后又把干燥的小树枝掰断放进去。火烧得旺起来。铁锅是收拾干净的。虽然厨房里东西不多,但处处都洗刷干净。天衣知道这都是书娟干的。自从书娟跟着来到省城。每天都在家里看孩子,收拾东西。洗衣服。做饭她打下手,做完饭收拾刷洗大多都是书娟干。天衣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她带书娟姐姐来省城,可不是为了当丫环使唤书娟姐姐的。这几天太忙了,事太多了。过两天一切都安顿好了。赶紧把店面找好,裁缝铺子开起来。她就让姥姥和妈妈教书娟姐做衣裳绣花。总得让书娟姐先学个手艺。然后过几个月半年以后,她再慢慢给书娟姐务色一个合适的对象。这样才能对得起清水奶奶一家对自己的疼爱。
天衣先在大锅里放些米,放上水,上面放上篦子。把馍筐里的杂面馒头拿出来放到篦子上馏。做好这些就开始切菜。
中午做大盘鸡的时候,她留了一些鸡杂和一块鸡胸脯肉。
她先把茄子洗干净,切成块。放点盐腌一下防止变色。然后切葱姜蒜。锅里放上油,等油一烧热,把葱姜蒜放进去。爆香再放鸡杂。然后放酱油、黄豆酱炒香,出了香味。然后放水烧。
“辣椒生燥,温言身体不好,就用干辣椒爆香后再捞出来,只用油。等肉煮熟后再放青鱼鲜辣椒。”
天衣拿过两个青辣椒和红辣椒切块。把茄子放进去盖上锅。等熟了后再放鲜辣椒,再放一勺糖。等汁一收浓稠盛出来。
“我家里中午冰糖用完了。我就用糖了。你可以用冰糖。冰糖化痰止燥。适合温言那样体虚的人吃。”
天衣接着又做了一道家常卤汁豆腐。
重生80锦鲤小田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