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F HUS全球日报 12月7日发行 报社总部:109-3220-7390
人类对自然的宣战#:话题一周年
q: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个话题?
a:咳,是想让我间接评价这个话题的发起者吧,虽然这个问题我必须得回避一下。
不过就问题本身,还是能有一些可回答的意义的。
不过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报社把我在《silo周报特编版》177期第一版的内容贴在下面,谢谢。
向往之地:
时间朝着向往之地流逝,所定义的时间单位在那里进行无限制存放又取出,广阔无垠的平野孤独空旷的滴答声因为时间不定的停滞或流动而难以传播;不同速度的钟表堆叠,指针和谐而不同的在每个角落起起落落,如同沉默的海平线上起伏的海日,鳞次节比的高楼中出没的亮光;无人妄想跟随时间到达此处,那些热衷于挑战未知的探索者在进入那里的一瞬间被留在了时间中,从此漂浮在没有回程的河流中,在人群中以海市蜃楼的方式出没。起起落落,没有终末。
“存在”被时间所凝固然后沉淀,探索者们被迫留在此时的世界,万物静止了似的,一切如同一潭死水般沉默着,直到时间的干枯或消失,他们也只能留在这里,当作挑战时间的奖赏。
那里是如何运行的或是有谁在操控他运行的,人们不敢确认,时间是由天空还是地面,是万物还是神灵掌管的都不可知,只知时间垂暮老矣似乎即将走入尽头,而向往之地也将崩塌,最后现实陷入低谷,人们被留在时间消失前的一刻,永受折磨。
那么由那些牺牲者身上遐想出的概念,那就更多了。
虽然概念都是由人制定出来的,但是现象出现了就有义务让人们探索,人们像是第一次见到大城市的小孩子一样好奇着,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向往之地”,这个被前人命名的神域也不例外。
“重返”?“重生”?
人们为了掌握时间与自然进行的争夺战。前者已经推行数十年之久,是人们伸手摸得到的“后悔药”。理论上是将时间折叠后再次计算的过程,但是跨越时间较长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陷入絮乱的情况,更有在重返过程当场死亡的案例登上热榜的数不胜数。即使如今的技术已经足够发达,但并不代表人们就此放下了戒心。
“重生”详情参考羽于创世历3220年创立的重生所,这便是唯一被政府认可且如今依旧顺利运营的“已死之人重获新生”的场所。但由于当今社会诡异的鄙视链出现,重生后的人除非死亡后立刻执行重生项目,否则都将会与社会发展断层,重生之人会被冠于“sluko”的统称然后做着最底层的工作。花了一大笔钱还只能做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这与人们以为的未来完全是两个极端。
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人类尝试独立于自然的第一步,但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这样的挑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原因究竟是社会责任,还是个人意愿?这依旧是个未被探讨过的话题。
这是过去一年人们对这个话题的普遍认知,而这个认知放在当下,可能大众的心理依旧不会有多大改变。我并不是什么圣人,我也是大众的一个,在如此多的前车之鉴里,这种愚蠢的话题我也只能说纯纯扯淡罢了。
q:为什么您认为人们对这个话题认知没有改变呢?
a:人们的观念看似在与时俱进,然而过去基因里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虽然当下已经十分发达了,但是几个世纪才可能得到的结果在当下却只用了几十年就全部击破了。人们的观念,理想和追求还没有追上时代的脚步,这是不可置否的。
一些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