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苦剧”(Trauerspiel)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一种戏剧类型,出现在艺术史中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巴洛克时期。本雅明论文里主要讨论的例子不是来自其中的伟大成员Pedro Calderón de la Barca和William Shakespeare,而是德国剧作家Martin Opitz, Andreas Gryphius, Johann Christian Hallmann, Daniel Caspar von Lohenstein, August Adolf von Haugwitz。他们戏剧的特点是动作简单、可以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戏剧相比拟,但也包含独特的巴洛克特征。这包括他们语言中夸张和猛烈的夸大(包括近乎语言缩合的比喻倾向(figurative tendency towards linguistic contraction))、角色缺乏心理深度、依赖大量戏剧道具和机器,以及粗暴地强调暴力、痛苦和死亡(参见Newman 2011; Ferber 2013)。
暂且不谈方法论导言(在英译里被称为“知识论-批判序言”( ‘Epistemo-Critical Prologue’)),本雅明论文的第一部分关心的是要拒绝后来批评家的教条主义企图,他们试图给这些戏剧强加亚里士多德美学的外部标准,而这些标准本来植根于古典悲剧。本雅明对悲剧的理解(以及他研究哀悼剧的一般进路)尤其受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影响。本雅明声称,《悲剧的诞生》证实了一个批判性洞见:同情失向的现代感(the empathy of undirected modern feeling)无益于恰当把握古代悲剧(OGT,93)。取而代之,尼采对悲剧的本质作了形而上学的探究,悲剧的本质正是阿波罗式表相与狄奥尼索斯式真理这两相对照的感性冲动间的辩证作用。这种辩证是本雅明自己的哲学研究的中心,尤其也是他如下主张的中心——衍生自他对歌德的《选择性亲和力》的讨论——无表现环节(expressionless moment)对于艺术而言是构成性的,表相的界限在这里被凿开了口、恰恰是为了启明艺术的真理。
但本雅明也批评尼采把他的进路限制在美学(aesthetics)里,因此放弃了对悲剧的历史理解。缺乏历史哲学,尼采的研究就不能定位出它所分离出的形而上和神话特征有何种政治与伦理意义(OGT,93)。受弗朗茨·罗森茨韦格(Franz Rosenzweig)和弗洛伦斯·克里斯蒂安·朗(Florens Christian Rang)(Asman 1992)的理念影响,本雅明将悲剧呈现为断裂、处于 神话的诸神与英雄的史前时代 与 新的伦理和政治共同体的出现 之间的断裂。当追问到在当代剧院中复原悲剧形式的可能性时,尼采的悲剧理论在历史上的局限就变得尖锐。虽然尼采倾向于简单地谴责现代戏剧相对于希腊戏剧的软弱(除了在他早期的作品里、瓦格纳的歌剧),但本雅明关心的是要确定 悲剧形式的历史条件自身是否限制了它在当代的有效性?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