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正如量子公设在原子反应的现象学描述中是充分的一样,力学和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对于原子结构的说明和它们与之反应的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定义是不可缺少的。在这种困境中,求助于本质上的统计考虑远非是一种暂时的妥协,而是我们唯一可以想象到的手段,来达到对习惯描述方式的一种概括,这种概括足够广泛,能够说明量子公设所表达的特性(individuality),并在有限的情况下简化为经典理论,在这种(极限)情况下,与单个量子相比,现象分析中涉及的所有行为都是大(尺度)的(large)。在寻求这样一种概括的表述中,我们唯一的指南只是所谓的对应论,它表达了在与量子假设相容的最大可能范围内坚持使用经典概念的迫切需要(CC,p.96)。”
这表明,根据玻尔的说法,当考虑到作用量子化和自旋属性时,由海森堡表述的量子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合理概括。
对应规则的意义
对应规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一开始,它对玻尔来说有明确的技术含义。然而,很明显,将原子理论的数值与经典物理学的数值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除非这两种理论中物理术语的意义是可通约/可公度的(commensurable)。对应规则是基于认识论的想法,即经典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物理现实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经典现象和量子现象用相同的经典概念描述时,我们才能比较不同的物理经验。这就是玻尔后来经常想到的对应规则的广义含义。他在1934年直接提到了经典概念的使用和对应原理之间的关系,当时他在《原子理论和自然的描述》(Atomic Theory and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e)的导言中写道:
“广泛使用经典概念的必要性——所有经验的解释最终依赖于此——导致了所谓的对应原理的形成,它表达了我们通过给所有经典概念一个合适的量子理论的重新解释(a suitable quantum-theoretical re-interpretation)来利用它们的努力(ATDN,p. 8)。”
因此,玻尔的实践方法论与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和保罗·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的历史观——即后继的理论,如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是不可通约的——形成了直接的对立。与他们关于意义鸿沟(meaning gaps)和在不可通约理论之间选择的合理性的部分缺失的哲学主张相反,玻尔不仅回顾性地认为量子力学是经典物理的自然概括,而且他和海森堡在实践中遵循了对应规则的要求。因此,在玻尔看来,经典概念的意义并没有改变,但它们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这就是互补性(complementarity)的教益。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