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向实在论与取消论间还有着其他的中间立场。Daniel Dennett (1971, 1987)承认意向性话语在预测上是很有用的,但他怀疑心灵状态是否实际上真的拥有表征性属性。根据丹尼特,那些采用了意向性描述的学者并不是字面意义上断言了心灵状态具有表征性属性。他们仅仅是采取了“意向性的立场”。Donald Davidson (1980)支持了与此相邻的一个解释论立场。他强调了在通常的解释性实践中,即,我们去解释其他另一些人的心灵状态或言语行为的实践中,意向性归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质疑意向性心理学以后能否在成熟的科学理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戴维森和丹尼特都声称自己持有关于心灵状态的实在论立场。然而,这两位通常都被解读为有意的反实在论者(特别是丹尼特常常被解读为关于意向性的工具论者)。这种习惯解读的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涉及到解释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of interpretation)。假定说,行为证据允许对一个思考者的心灵状态做出两种相冲突的解释。追随于蒯因,戴维森与丹尼特都说,对于哪种解释是正确的问题,“并没有任何关乎于此事的事实”。这个结果表明他们对意向性的立场是不够实在论的。
在有关CTM的哲学讨论中,关于意向性的争论占用重要地位。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些重点内容。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