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白色的神话”实际是真理的象征。真理绝不是“无”,它是公正、规范和必要的权威,如果说传统思维方式中的真理含有谬误的成分,那么,因其存在谬误而否定真理本身的存在,会陷入更大的谬误。所谓的“green is or”简直就是回到不可能的蒙昧时代。观念、本源和目的的空缺留下的也不是解脱后的畅快淋漓,自由嬉戏中蕴含的是卢梭式的痛苦负疚,结构及秩序丧失的结果不仅是社会的分裂,而且是人类精神的分裂,这种后现代景观并不是人类文化的理想状态。
人毕竟为自己的目的生存。尽管目的各异,但从哲学的思考而言,人类的目的是有共性的:渴望幸福的生存空间,我们人类的家园。「当康德说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时,弘扬了人的价值。德里达却把人连同时间一起撕成“碎片”,成为漫无目标、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海涅曾说,老康德杀死了天国(形而上学)的守卫队,但仁慈的康德毕竟为信仰保留了地盘。但德里达却“残酷”得多,他将最后的信仰也扼杀了。
综上所述,哲学是从多角度对意义问题永恒的探讨,各角度均具“合理”和“偏见”两方面,但都丰富了哲学遗产,解构主义亦然。哲学与自然科学有实质性不同,哲学更尊重历史遗产。所谓“断裂”只是一种比喻用语,彻底的断裂不会出现。哲学的智慧与经验科学的智慧不同,远古年代的哲学并不一定比当代哲学“落后”,这是由哲学的性质使然。哲学是不同时代人类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不会相同,所以有不同的哲学问题,不同的话语结构和思维方式。时代发展了,哲学的怀疑与批判必然出现,这就是哲学的生命力。哲学的真理(意义)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批判的哲学史证明,没有一种哲学体系能充当宗教的角色,成为不可更改的教条。哲学最宝贵的价值是批判的辩证精神。基于这种判断,我分析了解构主义的价值与偏见。进一步说,真理和意义的非唯一性启示我们在批判某种思维方式缺陷的同时不扔掉它曾有的价值,同时承认另一种观察真理与意义角度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这样,才能俯览全局,取哲学智慧的精华。
我们不应被西方学者所谓的哲学衰落论所迷惑。所谓“衰”可看做一种价值尺度暂时被遗忘,但某种价值判断并不代表哲学整体存在的价值。因此,所谓哲学正在死亡的断言,只是由于当代西方学者看到传统价值及其生存方式的局限性而表达的失望情绪。
但是,哲学问题并没有消失,它永远存在。就批判而言,任何时代都有哲学衰落与重新复兴现象,本世纪亦是如此,只是更具有时代特色。这一特色是以当代西方哲学家对形而上学传统的整体叛逆为大背景的。令他们困惑的是,哲学的出路在哪里?这预示着:西方人的哲学传统并不是哲学的权威标志。哲学智慧属于全人类。
同时,西方哲学传统的衰落并不是哲学本身的衰落,不是哲学问题的死亡。哲学将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就像哲学史曾有过的情形一样,这种改变预示着哲学在新世纪的复兴。
注释:
〔1〕亚里士多德:De interpretation,1.18a3,转引自德里达《论文字学》(1967年法文版)第22页。
〔2〕德里达:Positions(立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321页。
〔3〕德里达:De la grammatolog(论文字学),les Editions de Minuit,第21页。
〔4〕德里达这里的引号相当于胡塞尔的“悬搁”,加括号。
〔5〕德里达:Positions(立场),第47页。
〔6〕法文usure,原意为高利贷,耗尽。
〔7〕德里达:Marigins of philosophy(哲学的边缘),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页。
〔8〕德里达:Dissemination(播撒),芝加哥大学1981年版,第258页。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