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中的「运算符」——如声明数据结构(其结构可嵌套,构成「类」),计算操作等——都包含动作(动词)。所有动词都涉及时间的参与,都蕴含连续性;所有几何形象(如点、线、面)也都暗示运动轨迹——如物体、视线、注意力的运动轨迹——其中暗示了连续性。这种变化的连续性可以在离散之间架起桥梁,将一部分作为输入,另一部分作为输出。
公式、函数、方法的两侧,即输入与输出,反映了“生与收”的过程;这一过程如同跳跃与落体,体现了宇宙时空的必然规律。这种必然性在数学中表现为绝对理念的规律。这样的规律描述了两个任意截面之间的运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内部的相关部分通过高维点积(等其他操作)而计算出相干性,表现为更高的交集。将整个变换过程线性化描述,就形成了公式——离散的数据通过连续的运算符连接起来,形成另一个离散的描述,其中连时间也可以视作一种离散的标记,是基于周期运动的历法式计数器。而运算符在表面上的线性描述中引入了潜在的非线性能力。
总结:「易」是意识层面线性符号变换,符号作为切面,可以同构对齐信息,其前提是空间同构——至少维度上能承载足够维度的信息,否则就需要升维/降维的转码机制。
知觉是判断,判断也是知觉;它们构成信息「切面」:判断负责「切」,知觉带来「面」。如视觉是光对物体表象的切面,其信息由判断逻辑自动提取在一个知觉面上;文字是对语境下特定注意力的切面,其语意判断自动进行并展开在一个高维信息空间(「面」可以是高于二维的)中。二维屏幕可以同构视觉切面,而文字通过人脑语言中枢解码到高维空间——文字是人最高级的信息压缩形式,可以从低维映射到极其复杂的高维流形。在这个过程中,「简」在无(潜)意识层面聚集注意力(流形),进行非线性的信息聚合,最终压缩降维为文字符号。
「实体」是高维控制低维的支配力的体现,「边界」是低维对高维的特征描述。低维通过分析高维的边界,分析得到其运动规律。宇宙时空的时间维度即「真理」这一实体所在高维支配权在空间中的体现。而人通过研究空间变化,可以得到时间的规律,也就是自然科学规律。这个过程中,边界代表「离散」,「实体」在高维上的运动为低维带来连续——即连续的离散(切面)构建成公式,其公式便是从高维运动(连续)的体现。
人理解低维借助空间,理解高维借助时间。人从低维展开高维,即必须空间化才能得到 可靠分析。而人自身的注意力、元认知、自由意志体现在时间上的微弱作用力上——这个力虽微弱,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可以撬动地球。
AI 是高维的一种机械式展开形式,它打通了与人从文字层面进行高维信息交流的关键。也就是说,过去的 UX 操作基本都是线性的,如点击按钮、拖动进度、编辑 UI 风格等,而文字可以直接发出高维、聚合的信息指令。其另一个,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意义是,让拥有元认知的注意力可以更快找到、爬上真正的巨人的肩膀。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