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所谓的“这个论述逻辑上可能”必须满足Y的性质,且与从其他事物的角度上看这种逻辑可能或不可能无关。
纵观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有的时候他持的似乎又是这个观点。
在这种意义上,麦罗德指出全能悖论已经不存在,因为“上帝制造一块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这个行为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种意义上的全能却引起道德上的麻烦,比如“上帝能撒谎吗”“上帝能知道他还不知道什么吗”这样的东西。
4.Y全能,表示只要“Y可以做X”在逻辑上可能(经由以其他事物的角度判断),那么Y就可以做X。
这种意义否定了Y可以改变历史。但积奇指出,这种意义同样使得上帝的诺言变得不可靠。
例如,在逻辑上人死不能复生,那上帝的末日审判就是大屠杀。
5.Y大能,表示Y不仅比任何其他的事物更有能力,并且任何事物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赶超Y的。
虽然这个意义也能消除全能悖论,但是这样上帝显然也就不是全能的了。
从意大利哲学家安瑟伦的作品中看,他似乎在指出,正是因为上帝“大能”而非“全能”,才使得上帝看起来更加“全能”。
6.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写到:“上帝全能意味着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
这里奥古斯丁所说的全能指的是:如果Y想做X,那么Y就一定能做X并且会去做X。
此外还有意见认为,“全能”有偶发全能和本质全能的区别。
• 本质全能指一个神或者其他超自然事物从根本上就是全能的,
• 偶发全能指神或者其他超自然事物只能在某个时候是全能的,此后又变回非全能的状态。
对全能悖论中的“全能”到底是“偶发全能”和“本质全能”的不同理解,将引起讨论方式上的重大差异。
也有意见认为,我们不可能用有限去定义全能,只能通过扩展概念来描述,这些概念相当于原始公理,没有什么精确性与可求证性。“全能”是对无限的未知的表现符号,这一符号是我们无法在逻辑言语意义上精确表达的。设定全能之神,大抵是出于生物本能地想要对抗未知的心理,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在逻辑上讨论有无全能并无意义,重要的是“全能”这样的高位符号是否能为我们的社会所利用,产生号召力与行动力。这种行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环节,不是来自那些高位符号的指引。高位符号对于我们永远是不可描述的。
这样的话,无论神是否存在,一切都是巨大未知的集合了。
以下是关于全能的另一方面的问题:
罪恶问题
罪恶问题(Problem of evil)是宗教哲学和神学中关于如何使邪恶或苦难与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和谐的问题,由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又被称为邪恶问题、苦难问题或伊壁鸠鲁悖论(Epicurean Paradox)。
古典表述:
如果神想阻止“恶”却阻止不了,那么神就不是全能的;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