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自然而然地,我们可以把一个动量本征态(具有一定波长的平面波),表示为位置本征态的叠加。我们前面看到,动量本征态是一个在空间上无限延展,均匀分布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它需要在空间上前后无限远的范围内无穷多个δ波来叠加。也就是说,动量本征态是一个动量完全确定、但是位置分布在全空间的状态,也就是说,是一个动量完全确定,但是位置完全不确定的状态反过来,位置本征态也可以用动量本征态来叠加。我们用不同波长的平面波来叠加,随着我们用到的各种波长数目增多,我们可以发现,叠加而成的波就会渐渐地从空间的均匀分布向中心集中。波长数目用到的越多,这个波就越集中,中间出现的波峰就越“尖”。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比较2个不同波长的平面波叠加,以及4个、8个、16个叠加的情况,就可以看出这种向中心的尖峰集中的趋势。我们可以合理得到结论(这个数学上可以证明),当我们用到从零到无穷大分布的无数个波长的平面波叠加时,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无限窄的Delta波。这就是我们如何用动量本征态叠加得到位置本征态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位置本征态是由无数个波长叠加成的,也就是说,位置完全确定,但是动量却完全不确定。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趋势:当波函数在空间分布非常窄(极限情况是δ波)的时候,它的波长分布非常宽(极限情况是平面波);而反过来,当它在空间分布非常宽的时候,它的波长分布非常窄。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确定原理的美妙的解释:动量越确定,位置越不确定,反之动量越不确定,位置就越确定。因而我们可以看到,不确定原理其实是态叠加原理和玻恩规则的自然结论。
我们在第一部分说到过冯诺依曼定义的两类量子演化。这里我们可以有更深的认识。U过程就是幺正演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观察粒子的时候,它安装薛定谔方程的演化。这个过程是决定论的、连续的、幺正的。我们可以完全确定地计算任何时刻下粒子的量子态。当我们对其进行观测时,U过程就失效了,取而代之的是R过程,也就是概率性的、突变的、非幺正的坍缩过程。这个过程取决于我们要观察的可观测量。如果我们观测位置,那么它会坍缩在某个位置本征态(尖峰波),如果我们要观测动量,它会坍缩在某个位置本征态(简谐波)
这个过程在希尔伯特空间中,就是这样的:U过程是态矢量由薛定谔方程决定的、连续的、确定的旋转过程;而R过程则包括了我们选择一组可观测量的本征态,然后态矢量突然地按照投影的概率坍缩到这个本征态上。
这两种表述方法,就是在实际空间中以及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现在我们就有了一个非常方便的类比:波函数不过是希尔伯特空间中不断旋转的一个骰子。为何这么说呢?听我细细道来。
通常,量子态的维度是很多维的,我们前面在三维空间或二维平面中只是表达一下它的大致意思而已。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量子态,都是一个由很多个面叠加而成的“骰子”。比如说我们就拿一个简单的立方体骰子做类比。这个骰子是由六个面组成的。但是我们是否就能说,它只是由六个面组成的吗?当然不可以,因为我们可以从很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骰子。当我们从每个面的正面观察,它就是六个平面构成的。但是如果我们从每个棱的正面来观察呢?那么我们看到的每一面,都是由两个平面构成的。如果我们从每个角的正面来观察呢?它就会是这样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骰子是由上面六种状态叠加而成的,每一个状态都包含了三个平面。就好像是说,对一个量子态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它由一系列位置本征态叠加而成,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它由一系列动量本征态叠加而成 – 每个动量本征态包含了若干位置本征态的叠加。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