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意识理论秉承了多世界理论的基本思想,但是又有所不同。在最初多意识理论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前面所说的“偏好基问题”以及“输出值问题”。在多意识理论看来,偏好基问题不是问题,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像是整个宇宙的物理状态一直处于多重叠加一样,每个意识生物的大脑,其物理状态都会由波函数来描述,因而也就是一种可以在任意基底上描述的叠加态。也就是说这个大脑波函数是量子的、不确定的、叠加的并且是以任意方式叠加的。然而,并非所有的叠加形式都会产生所谓的意识。这些意识的每一个叠加态 -意识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其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它有着确定的自我认知状态 – 必然是确定的、经典的。因为一个不确定的意识态必然是与外界纠缠在一起,并且无法区分的,它必然不可能产生“自我”,因为这时候已经无所谓“我”,也无所谓“物”了。
这在后来的退相干理论中关于preferred basis problem的论述中也非常清楚。所谓的偏好基,就是那些在于外界相互作用中保持独立的基底。而偏好基的叠加,则是和外界无法区分的。物我之间就像是巧克力与牛奶一样,变成了巧克力奶了。
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点是,也就是说,多世界理论中,所谓的“多”,其实不准确,恰恰相反,多世界理论中,只存在一个唯一的宇宙波函数,它不但唯一,而且不可分割。我们大脑的每一个叠加态头与外部世界形成纠缠。当整个意识与外部世界进入纠缠之后,整个世界并不分裂(这里,多意识理论与Dewitt的“分裂”的多世界理论形成冲突,但是,它恰恰与Everett最初的普适波函数相一致!),因而从每个意识角度,偏好基就自然出现了:那些叠加的、不确定的大脑状态必然不能成为意识,因而也就无法形成主观经验。
也就是说,“叠加态”的、“不确定”的世界们都是存在的,并且与经典的、确定的世界同等真实。它们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宇宙波函数获得的不同的侧面。然而,从数学形式上看,所有那些非经典的侧面,所对应的意识生物的大脑状态是不能形成自我意识的 – 因而也就无所谓意识了。所有那些可以存在主观生物、能够被认知并且形成主观经验的,都必然是在确定的意识态视角下的。这些确定的意识态就是偏好基。因而,在多意识理论看来,整个世界并不分裂,“分裂”的是观察者的意识:这些意识从不同的视角(偏好基)观察宇宙波函数,就形成了不同的观察结果。而“我”则是随机地选择了某一个观察视角,观察到了一个可能结果。当然,随着退相干理论对偏好基问题的研究,多意识理论中的很多附加假设已经变成了不必要,现在渐渐地与多世界理论融合在一起了。
同时,人们还在诘难这样一个问题,即使多世界理论中一切都是确定的,那么 “概率从何而来”?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