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死+猫活;尚未观察;宇宙)}→{(猫死/看到猫死)+(猫活/看到猫活);宇宙)}→{(猫死/看到猫死/宇宙1)+(猫活/看到猫活/宇宙2)}
这样一来,整个宇宙的叠加态们都会不可避免地与观察者的状态纠缠在一起。宇宙态1与死猫和看到死猫的记忆在一起,宇宙态2和活猫以及看到活猫的记忆在一起。它们就构成了宇宙波函数的两个分支。
从数学上讲,每一个分支,就是宇宙波函数在极高维度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侧面。我们用一种形象的方式,分别定义这些侧面“世界1”和“世界2”。那么,由于观察者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整个宇宙的叠加态就分成了两组:世界1和世界2。所有的这些侧面在一起,就构成了量子态的整体的立体结构。这个“立体的”波函数浑然一体,不分你我。
在高维希尔伯特空间中,数学上可以证明,任意的两个“世界”之间,存在任何重叠的可能性趋近于零。也就是说,从一个“世界”不可能感受到另一个“世界”任何存在。所以说,多世界理论中,不同的宇宙分支互相平行无涉,这一点非常合理地从数学形式上就得到了,毫不奇怪。奇怪的是另一个问题,“偏好基问题”。
如果我们认为量子力学就是由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矢量描述的,而不存在预设的经典状态,那么一切叠加方式 – 任意的叠加方式 – 都是等价的,我们可以用任意的基底来完成对普适波函数的描述。例如说,一个“活猫”的状态,可以看做是“死猫+活猫”和“死猫-活猫”两个猫态的叠加,而后两种猫态与“活猫”和“死猫”态完全等价。
宇宙波函数是一个存在在极高维度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矢量,我们可以做一个类比,把它看做是一粒骰子。骰子的每一个面就是一个确定的经典“世界”。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个骰子在一个低维空间的一个投影,但是这个骰子是一种立体结构,它可以从任意角度上投影,只有在某些特定的角度,我们才能观察到一个确定的面,而在无数其它角度上,我们会看到多个面的叠加。现在问题是,希尔伯特空间中并没有规定这个骰子的每一个面的角度是特殊的 –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它。而几乎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确定的面,而更可能同时看到多个面。
每一个那么,为何那些经典的“角度”,也就是基底(basis) – 诸如确定的位置等等又是如何是在宏观世界中变得如此特殊?为何我们看不到那些任意的叠加态?我们观察到的,只有一个经典世界。为何我们不会同时看到猫的死和活?多世界如何使理论预言和我们的经验相一致起来?
这个问题在哥本哈根诠释中,并非一个问题,因为它在预设了量子-经典边界的时候,就已经预设了一组特殊的经典态的优越性了。经典的“偏好基”是一个理论的预设前提。然而多世界理论的目标就是要取消这个量子经典边界,它就必然面临这个问题。
此外,在多世界理论中,只有幺正演化一种演化规则,因而就不存在某种过程使得叠加态“坍缩”成确定态。也就是说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都发生了。无数版本的“我”见证了每个可能事件的发生。那么,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谈论哪一个“我”才是“我自己”的问题。无数个“我”在每个“世界”中存在,每一个“我”都会有一个自我意识。因而我们就逃避不了“多意识”的讨论,这就形成了多世界理论的一个分支,称为“多意识理论”(Many minds interpretation)。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