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理论,认为决定一种道德原则是否值得付诸行动,应该参考其为公共利益,或总体效益做出贡献的程度。行动的关键点在于其导致的结果或产出。从最根本的角度来看,真正重要的是行动产生的效果,而不是行动本身的内容。简单来说,只要结果好,可以不择手段。这个理论具有两种诠释方式:社会可以对那些使效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定义,也可以惩罚不能带来任何效益的有害行为。
代表人物: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主要著作:《论自由》,密尔,1859年;《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边沁,1780年;《君主论》,马基雅维利,1532年
“只要能够证明结果是正当的,那便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列昂·托洛茨基
伊壁鸠鲁主义
伊壁鸠鲁主义以伊壁鸠鲁命名。该哲学思想提倡生活的目的是及时行乐。这个观点与宗教的教导背道而驰,宗教要求人们将享乐的时间推后(通常是在死后),且为了实现死后安乐需要生前忍辱受痛。一个地地道道的享乐主义者并不只是热衷于寻求性、食物和娱乐带来的愉悦,而是还会通过习得知识、建立友谊以及过着品行正直的生活——换句话说,为他人获取快乐——来使自身获取快乐。从这一点来看,伊壁鸠鲁主义区别于纯粹以生理愉悦为目的的享乐主义。
代表人物:伊壁鸠鲁、卢克莱修、杰里米·边沁、托马斯·杰斐逊
主要著作:《名哲言行录》,第欧根尼·拉尔修,公元250年
“抓住今天!”
——贺拉斯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哲学观认为,只有定义正确,或已由严格科学调查所证实的知识才可为世人所接受。换句话说,只有理论被验证无误过后才可形成知识。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联系紧密。从定义层面看,真理只揭示琐碎(即不重要)的事实,而重要事实基于人们的感官经验,而不仅仅是理智推理。逻辑实证主义者非常重视用于表述知识的语言,确保其不具有误导性。
代表人物:A·J·艾尔、鲁道夫·卡尔纳普
主要著作:《语言、真理与逻辑》,1936年,A·J·艾尔;《哲学和逻辑句法》,1935年,鲁道夫·卡尔纳普
“通过对谬误的不断追查,最终抵达真理的彼岸,这是人类优于其他生物的独特之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荒诞主义
荒诞主义者声称,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只会以失败告终,因为我们存活在这世上本来就毫无意义。而荒诞之处在于我们珍惜自身的生命胜过一切。虚无主义者面对毫无意义的生命失去了信仰,但荒诞主义者通过行动寻找意义——尽管(十分荒谬的是)他们接受这些行为本质上并无意义的现实。
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
主要著作:《局外人》,加缪,1942年;《西西弗的神话》,加缪,1942年
“自由,只是一个追求更好的机会。”
——加缪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