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地看:“可划分中点”和“越过中点”这两个具体的操作,在经典时空与非经典时空(量子时空)里,是不一样的,在量子微观世界里,飞箭已貌似是一类比较扁的“一类椭圆星系”意象,由无数的量子组成,在量子世界里,“可划分中点”已不可经典操作(海森伯测不准原理),“越过中点”—对于量子概率波不但没法操作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芝诺推理在逼近非经典时空时,必须终止。
《计算▪探索与复兴▪悖论计算》(未出版) 文摘: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在逻辑、数学与物理的语境那些不同的意义.......
实际上,这是东方思维的一个科学推理的范式变换,道,云其“变易”,佛,云其“无常”,一个动词---一个操作---一个过程---一个语境,在实际中也是处于无常和变易之中的。
例如,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动词“取”---一个操作---一个过程---一个语境,在实际之中,不是不变的,此处不妨把庄子之尺看一把木尺,在经典时空,可以“取”(实际上是给出一类客观操作规范)下去,直到到木尺分子(还能保持木尺基本属性的最小分子结合物)尺度,比如最后“取”之只剩两个“木尺分子”了,这时,再“取”一次,其中一个被“取”过的的木尺分子的再被“取”一次后,就已不再是“木尺”(木尺在分子尺度上由此消失)了,显然,这时“取”的这个动作的结果已发生了质变,取后的“部分”已不再是“木尺”-----“取”的外延意义质变了;我们不妨叫这个部分为X,,再对X继续“取”……,得到原子核,再“取”其核,得到质子和中子,这时已没有经典的“两半”的概念了,以至于后面粒子和“取”粒子(分开粒子的方法)由质能转化关系,我们已根本分不清楚了,此时“粒子”和“取”(一种能量表征)是一体两面,由爱因斯坦质能转化公式所刻画。此时的“取”的概念相对于经典概念其内涵也发生了质变。也就是说,上述命题的“取”在操作足够多次后,取的原来意义已渐渐消隐,导致原命题失去了意义。
故有云:以其变而观其不变,不变变矣;以其不变观其变,变不变矣。】
黄岱永:芝诺悖论混淆了在数学时空与物理时空,经典时空与量子时空的不同划分下,不同的学科规律和思考方式,只有回归"有界讨论"(或声明具体的环境语境)才有意义。
刘峰:感觉一直缺少主语,是谁取其半,是谁在有限时间内,是谁要求谁一定要在有限时间内。这个谁又是谁?
黄岱永:默认的人这个观察主体
hjcai:逻辑上问题在哪里?
黄岱永:参考观点:本质上,是概念混淆。也相当于数学上,不顾定义域,随便引用函数,导致函数取值错误。逻辑上有点类似于"一斤重的棉花比一米长的铁管更大"这类概念混乱的命题,但前者更隐蔽些,数学逻辑(基于抽象) 物理逻辑(基于实验),经典时空的逻辑也异于量子时空的逻辑,对它们(这些逻辑)不严格区别的话,导致总体逻辑混乱是必然的结果。
hjcai:逻辑比数学和物理更底层呢!逻辑悖论不应该通过引进数学或物理来解决
黄岱永:如果纯逻辑讨论的话,也可以,我们或者把芝诺悖论再逻辑抽象一下;纯数学讨论也行,用类似于哥德尔配数的方法形式化芝诺悖论 然后再来研究讨论,以避免概念混乱
1_行为主义 联结主义和符号...
浏览品文件 + 关注 575
三、符号主义的局限性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