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詹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也。”詹子曰:“不能自胜则纵之,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纵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
《淮南子·道应训》: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子曰:“不能自胜,则从之;从之,神无怨乎!不能自胜而强弗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故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故“用其光,复归其明也。”
上面三条记载的也是同一个故事,大概是说魏国的公子牟(因为封在中山,所以也称“中山公子牟”)问詹何说:我想隐居江海之上修道,图个清静无为,可又放不下富贵荣华,该怎么办呢?詹何说:那就重视生命(或性命),重视生命就会看轻权利。公子牟说:我心里明白,可实在克服不了自己的念头。詹何说:如果自己克服不了,就顺其自然,这样神也不会有责怪吧。如果克服不了还去勉强,这就叫做“重伤”,重伤的人,没有一个活长寿的。其理论就是《老子》里说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里面“物壮则老”一般把“壮”解释为“盛壮”,从詹何的言论看,这个“壮”应该是“伤”的意思,《淮南子·俶真训》:“形苑而神壮”高诱注:“壮,伤也。”事物受伤就开始衰退(老),这就是“不道”,不道就会早早地终结,不能长久,即詹子说的“重伤之人,无寿类矣”。
总之这里面詹何说的都是道家者言,其思想是和《老子》的理论是共通着的,大家自己就能看明白,我就不再过度分析了。
从上面的系列记载可以看出来,詹何在先秦两汉并非是默默无闻,而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应该就是老子,他的言行事迹,一部分被老子(老聃)取代了,而另一部分仍然在古书中有所记载,当是其门人对他言行一些记录或演绎,其中以《庄子》一书中为最。只是在越往后的传说中,老子(老聃)与詹何日渐析离,最终分为两人,很少有人觉得二者有什么关系了。即便如此,古书里对詹何如此多的记载,足证他绝非一般人物。
有朋友留言说,还是不知道老子姓啥,的确是没办法知道,这种情况古代很多,不说别人,就说詹何的老师(或者老子的弟子)关尹,据***考证,他的名字在古书里有关尹、玄渊、娟嬛、蜎蠉、环渊、便蜎、便蠉、范瞏、范蜎等十多种,[5]闹不清他到底姓什么,根据《汉书·艺文志》称他的书为《蜎子》的情况看,他名字的正确写法恐怕就是“蜎蠉”,也是一字一名,《尔雅·释鱼》:“蜎,蠉。”邢《疏》:“井中小赤虫也。一名蜎,一名蠉,一名蛣蟩,一名孑孑。”“蜎”就是“蠉”,所以名“蠉”字“蜎”,古人名字连称时是先字后名,故称“蜎蠉”,其实也是只有名字没有姓氏的,后人只是取了他在前面的字称之为“蜎子”而已。
往期精彩
一、文字
1、 900余处被改动或篡改,近200句意思大变——你平时读到的《道德经》基本上已经不是老子的东西了
2、 只动了3个字,《道德经》便将民之生死残酷的实情报告篡改成哲学、养生问题的快乐探讨
3、 《道德经》篡改2个字,《老子》中的大智慧大学问竟然被抹杀
4、 今本《道德经》中的“一”字,为何当今和历代主流以及无数古今名人、学者、大家等都要错误解读呢?
5、 中国五千年文化史上最重大的篡改、误导是什么 ,有多可怕,你知道吗?
二、视频
1、 《道德经》900余处被改动,近半句意大变, 后世篡改为何如此严重?
2、 改了3个字,《道德经》将老子“民之生死的严酷实情报告”篡改成哲学、养生的快乐探讨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