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所有 S 都是 P」本质上就是在说「对于任意的 x,如果 x 是 A,那么 x 是 B」——而前后两句的 x 是无关的,后一句的 x 可以变成另一个变量 y。而命题逻辑会告诉我们,这句话是真的,因为「所有圆形都是四边形」不成立。嘿嘿。
而这也就是 命题逻辑条件句 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失败的源头。因为命题逻辑连接的对象往往是原子语句,而不是公式(当然,公式也不是随便都行,比如说如果 x=3 那么 y>z 在不给额外条件的情况下就是 bullshit),命题逻辑条件句中,当我们在举例的时候,前后件封闭的、无关联的句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是前后不相干的,而相干性可能只能通过别的东西提供。
比如说,会有人想用一个别的线索串联起来这些事情,甚至我们已经用了这样的线索。
请注意「我在家看书」这句话,如果直接读,它的含义就是 我现在家看书。
而实际上,所谓的「如果明天下雨,那么(明天)我在家看书」已经更改了命题。
而背后的那个 x 是什么呢?我不知道,简单一点可能是:「对于任意一天 x,如果 x 是下雨天,那么 我在 x 那天 在家看书」。
至于你非要说这句话是不是真的,那就回到了开头:你需要寻找一个雨天,我那天没在家看书。这种寻找反例的思维模式其实是一个很直白的工作模式。但是其实它已经更接近语义后承了。
命题逻辑中的条件句缺乏一个串联前后件的 x,天生就显得是不相干的。甚至,哪怕是那些做相干逻辑的人,只要他们在做的时候依旧停留在命题的层面上,那我依旧不会特别满意这些工作。但是懂的都懂。
至于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可能世界变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反事实条件句。
比如说核弹悖论:
1. 如果苏联的核弹都消失了,那么美国会对苏联发动核战争。
2. 如果全世界的核弹都消失了,那么苏联的核弹也都消失了。
3. 因此,如果全世界的核弹都消失了,那么美国会对苏联发动核战争。
这里说粗鄙一点就是「世界」变了,而所谓的「世界」变了具体是个什么意思呢?当然我们不在思考一个固定的世界的意思。
这就和数学里面你搞不同的几何系统一个意思。
世界变动会直接导致相同的语句在两个世界中取值不同。比如说,美国拥有核弹 这个语句在 1 和 2, 3 中的真假不同。1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都知道它得有「美国拥有核弹」才能成立。但是 2 和 3 中 「美国拥有核弹」为假。那么「美国拥有核弹」这个命题放在现在来说是不是真的呢?是真的,在我们这个世界是真的。——所以它在 1 中也是真的?严格来说还需要考虑一下时间轴,但是姑且不需要考虑变动的可能性。
那么为什么「美国拥有核弹」在 2、3 中是假的呢?因为我们假设了「全世界的核弹都消失」,这抹除了「美国拥有核弹」的事实。
这也就是世界变动造成的问题。
当然,这里的「世界」不是一个世界,而是所有那些满足我们描述的世界构成的集合,不过这都是细节问题。
说白了,这就像是函数的 default value 一样,你不给,不做 initialization,就会有一个自己的值。你 initialize 一下,就被你 initialized 了。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世界变动对于「不成立的前件」的影响。
比如说,在常规数学中,让我们考虑,比如说,正17面体,我们说,所有正十七面体都有十八个面。或者说,「对于任意的 x,如果 x 是正十七面体,那么 x 有十八个面」——这是对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反例,也即,一个 (并非拥有十八个面) 的 正十七面体。因为根本就没他娘的正十七面体!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