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准不准”(空间)和“确不确”(时间);预测准不准,结果确不确定;所抽取的“因果关系”之间是否具有“确定性”,是否可重复实现,这也是科学和非科学的分水岭。
数学,就是追求“确定性”的“语言”;通过抽象、归纳、定义,得到一些“绝对不变”的公理、规则;通过想象、演绎、推理,得到一些“相对不变”的关系、算法、定理,即有了一些可重复使用的“工具”;只须量化地输入“数据” ,便可持续稳定地输出“确定性”。
数学中的函数关系(y=f(x))也叫相关关系,简单地描述了因果关系:y(果)的变化取决于x(因)的变化。
问题在于,有时候一只蝴蝶引起了一场风暴;有时候一根稻草(最后的)也能把骆驼压垮;那么有时候一个苹果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又该上哪说理去?
当有些时候有些事物实在测不准或无法确定时,我们就会说:“给我个大概嘛”;“大概”与数学结合,那就叫概率;能够把概率确定下来,这也是一种“确定性”,人们的智慧可见一斑。
不难想象,必定曾经有无数的人被苹果砸过并且不止一次的也有很多,那为什么“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发现却只在牛顿身上发生了一次呢?
大概,这不是一个概率问题?否则,科学家天天拿苹果砸脑袋它不香吗?
规律
用“数量”来描述的变化,称之为量变;用“性质”来描述的变化,称之为质变。
量变的观感是“线性”的、“连续”的,质变的观感是“飞跃”的、“间断”的,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在“定性”,就是在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判断。
“性”是一分为二的分类、分析方法;比如男性女性、阴性阳性、恶性良性、有限无限、连续间断、确定不确定等;还比如是非、对错、上下、左右、大小、前后、好坏、软硬、快慢等,都属于“性”。(如果不确定就叫“中性”)
“质”则是描述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实际上就是一些“性”的组合,所以也叫做事物的“属性”、“特性”,所以也常常一起混用,称为“性质”。
“量”是同“性质”事物在“范围”上的比较,比如说一个人的酒量好不好,酒量是一个范围,好不好就是在定性,定性就需要比较,但由于比较对象和标准是不确定的,因而结论也是不确定的。
而“数”则由于比较对象也是“数”,是严格规定的、确定的比较关系,因而结论也是确定的,是“准确”的“量”。
“度”则有“界限”、“临界点”的涵义,比如“国度”、“极度”、“过度”、“气度”等等;量变到质变之间就有个“度”,比如水加热到100度会沸腾,于是说量变产生质变,随着“热量”的增加进而发生“质变”。
大概来讲,度、性、量就是点、线、面;2点成一线,3点成一面,三生万物。
事物的“性质”或“本质”,也叫“内在规定性”又称“内因”、“根据”;比如苹果树只能长苹果而不是石头或其他,这就是它的“内在规定性”;而苹果树需要有一定的土壤、阳光、水分等外在条件的充分满足才能长出苹果,这种发展变化的“外在规定性”又称“外因”、条件。
问题来了,站在宇宙层面都是“内在规定性”,站在基本粒子层面都是“外在规定性”,我们要怎么区分“内在”和“外在”?
所谓的“内在外在”、“内因外因”,就像“大小”、“远近”一样,不过是人们出于认知需要的人为作出的“性别”划分和“定性”。
说到底“规定性”也还是人为的“定性”,那么,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究竟存在“无规定性”吗?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玩骰子”,然而量子力学说“微观世界充满随机”。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