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纸草的第87配方描述了“硫水(water of sulfur) 的发现”——“石灰,1打兰;硫,事先磨成粉,等量。将它们共同放入容器。加入气味刺鼻的醋或一个年轻人的尿;加热底部,直到液体看起来像血。将它从沉渣中滤出,纯净使用。”普林西比复制了这个过程,将各种成分混合(他发现尿比醋效果更好),轻微煮沸约 1 小时,产生气味难闻的橙红色液体。硫水制成后,他将抛光的银片漫入其中,金属迅速变成黄褐色,然后是金色,然后是铜色,然后是青铜色、紫色,最后是棕色。引人注目的是,金属的闪亮光泽始终没者因为颜色变化而黯淡,颜色和光泽长时间保持稳定。略加操作,小心控制温度,并且留意金属浸在溶液中的时间,他成功地使银看起来非常像金。如果想亲自尝试,可以取氢氧化钙5克和硫5克,并与100毫升新鲜尿液或蒸馏白醋混合。在通风良好的空间中轻微煮沸 1 小时,并趁热过滤溶液。有效使用这种液体需要一些摸索,但所产生的颜色可能惊人地稳定和持久。颜色变化缘于金属表面形成了硫化物薄层,因为存在于这种“硫水”中的多硫化钙起了作用。(《炼金术的秘密》p11-12)
诸如此类的配方为炼金术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炼金术。炼金术和其他科学追求一样,还需要有某种理论提供一个思想框架,支持和解释实际的工作,并为发现新知识提供指导。(《炼金术的秘密》p12)早期的配方文献旨在仿制或加工贵重材料,但也许是在公元3世纪,在某一时刻出现了实际制造真金白银的想法,这种发展似乎是合理的,将一种金属转化成另一种金属的一般工序被称为“嬗变”。从这时起,炼金术士们终于可以全身心地致力于一个清晰的目标,除了制金他们还追求很多东西,但制金和制银始终是这门渐渐被称为“高贵技艺”的行当的核心目标之一。炼金术的诞生需要两种传统的融合:由配方文献所例证的实用工匠知识,以及希腊自然哲学中关于物质和变化之本性的理论思辨:什么是物质?一个事物如何变成了另一个事物?由此炼金术士已经脱离了工匠群体获得了独立身份。(《炼金术的秘密》p15-16)
帕诺波利斯的佐西莫斯是希腊-埃及时期的炼金术士,被奉为炼金术史上的一个权威,活跃于公元300年左右。他的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各种有用的仪器,用于蒸铺、升华、过滤、固定等。他认为金属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不可挥发的部分,他称之为“身体”;另一个是可以挥发的部分,他称之为“精神”。精神似乎承载着金属的颜色和其他特殊属性,在所有金属中,身体似乎都是相同的,在一份残篇中似乎将其等同于液态金属汞。于是,金属的身份取决于其精神,而不是其身体。因此,佐西莫斯用火——通过蒸馏、升华、挥发等将精神与身体分离开来,并让分离的精神与其他身体相结合,将使其嬗变成一种新的金属。他将嬗变称为金属的“染色”,将“转化剂”称为“染色剂”,这些词的选择表明了他的想法与配方文献之间的联系。“硫水”也具有了全新的含义,不再只是用来产生表面的变化,而是能够真正带来嬗变,因此被极力寻求和隐藏。这里就出现了炼金术的一种特征:保密和匿名。(p20-21)
炼金术作者不是使用物质的常用名称,而是代之以另一个通常与所指的物质有某种字面上或隐喻性的关联的词。“假名”服务于双重目的:既可以保密,又可以使有能力破译的人谨慎地交流。它们既隐藏又揭示。因此,“假名”必须合乎逻辑,而不是任意的,以便可以被破译。(p22-23)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