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柏格森所关心的不是科学的世界,而是生命的世界,当他在解释生命的创造性的时候,静止化的时间无法给生命进化提供突破性的贡献,就像我们根本无法找到一条进化路线上所有的代表性生物或者其化石一样。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至今还缺少一样最关键的证据,人类从人猿到智人这期间出现过进化的断层。柏格森所处的时代是机械论观点泛滥的时代,当机械论观点广泛应用于科学领域并且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它也猛烈地入侵了生命领域。而柏格森在 《创造进化论》. epub 里面所理解的进化是具有跳跃性的,而不是连续的,这种跳跃性是由创造性造成的。至于实际例子可以参考书中提到的眼睛的进化历程。
柏格森在反对这种机械论的“时间”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绵延”(durée)的概念, 从而建立了直觉主义的生命哲学体系。绵延强调的是时间那无法割裂的从过去流向未来的状态。这种区别于“科学时间”的“绵延时间”是被直觉把握的。时间在意识内部绵延,但是人们日常中有意识地捕捉时间是碎片化的,也是静止化的,因此会产生曲解了的“科学时间”。这种意识内部的时间跟胡塞尔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讲的有一些相似。
在《创造进化论》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提到了两个潮流,一个潮流以自我意识为主流,阐述了趋向下层物质机械化的过程;另一种潮流则是以直觉来解释整个过程,即自由的天赋、感情和具有绵延不绝创造力的生命。这种生命在作品中以自由明晰的意识为目标,被形容为“向没有疆界的地平线趋进”。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将“绵延”概念用进生命之流中,它的流动绵延不断,整个过去疯狂地涌现未来,根本无法被阻断。生命冲动向上迸发产生一切生命形态,向下坠落则代表生命停滞,产生无生命的物质。
在那个年代,意识流小说成为小说文化的主流,而以《追忆似水年华》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它们的形而上学支撑就是柏格森的时间哲学。时光的绵延暗示的是,意识之流携带着一切感觉、经验连续不断地奔涌,在那些棱角分明的结晶体的内部,也就是那些凝固的知觉表面的内面,你可以发现有一股连续不断的流,这是一系列的状态,其中每个状态都预告着随之而来的状态,也都包含着已经过去的状态,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事实上,只有当我跑到它们(流)的后面,转过身来回顾它们的踪迹的时候,它们才 形成不同的状态。当我正在感受它们的时刻,它们是由一种共同的生命紧紧地结合着,深深地鼓动着的,我根本无法说这一个到哪里为止,那一 个从哪里开头。事实上它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是无始无终的,全都是互相渗透、打成一片的。( 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by Henri Bergson. pdf )
从这段论述中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柏格森的哲学是直觉化的。他的时间不是那种数学化的抽象时间(即使可以被类比),而是具体的意识之流的反映。
我似乎应该赏析一篇意识流小说来作为实例,而最为合适的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因为在所有意识流小说家中,普鲁斯特应该是受柏格森影响最深的,这很合理,毕竟普鲁斯特的表姐是柏格森的妻子。但是很遗憾,这小说我并没有看过,我也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仅仅听过它的盛名而从未接触过。有兴趣的人或许可以阅读一下伍尔夫的 《墙上的斑点》,这也是高中语文的一篇课文。
这篇小说的全部内容就是描述了一个人在看到墙上斑点(实际为蜗牛)的一小段时间内的思绪——回忆跟想象。这跟传统小说是不一样的,传统小说着力于的是对现实环境的真实刻画,而所谓的意识流小说则偏向于描绘一个人的意识活动。这在对“时间”的分析方面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现实中用钟表衡量的时间是真实的时间,还是在意识中跟随人的全部感觉经验流动的时间更加真实呢?这其实也是柏格森跟爱因斯坦的分歧之一,这在后文论述。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