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存在论做理论命名,将会遇到一个实际问题,与【存在主义】过于近似。本文的存在论与存在主义有一定程度上的思维近似,即都先天的承认存在。但本文视角,并不发源于某单一学科。或者说与人相关的任何存在,都是本文的信息来源。
存在论的核心视角:
关注人的自身,归纳人的基本性质,即人性。
与人相关的所有问题皆以人为核心思考与发问。
问题集中于人自身的存在及对自身的理解与认知。
基于认知规则,理论推论的条件使用日常可见条件,或重新认知日常条件。
尊重存在,不对存在进行任何否定,包括思维理论。
以推演(预测)规则为方法,不以任何学科为限,只为联结人类的认知与解释人类自身。
方法与过程如下:
1、约束讨论方式与范围;
2、分析、定义人类的基础属性;
3、人类基础属性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
4、定义及论证人类认知的核心观念;
5、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6、人类的未来。
主观与客观(绝对性与相对性)
在开始谈论庞大的话题之前,先讨论一个哲学问题。因其涉及本文整体内容的辩证角度,因此有说在前的必要。本章用于说明,在人类的认知中,无法产生绝对性的正确。因绝对性在人类认知能力的前提下,本就具有绝对的孤立性。其原因为人类认知的概念化,即对事物使用抽象能力来完成认知,致使人类对事物的理解是抽象的,丢失信息的,绝对化的。并且人类认知中的绝对性无法还原为现实事物,同时在概念性上与抽象的对象产生冲突,导致最终的自指矛盾。
不关注辩证逻辑的读者可跳过本章。
千年前的一本书,开篇便言:道可道,非常(恒)道。
老子非常抽象的定义了道,但是又没有办法说清楚,穷尽这个道,因为道本身的无穷无尽,谈论到他的时候就已失真。失真的原因大致有二:一为存在的无穷性。在诸多方面,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辩证思考,无穷性一直是无法摆脱的困扰。即使量子物理理论认为物质或能量具有不可再分性,但量子理论仍未至终极。在数学中领域中,如极限、无穷等性质仍然是学科基础属性,无穷性仍然是理论的幽灵。二为不可描述性。正像e(自然指数)与π(圆周率)的无穷无尽一样,想把他确定性的写清楚,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语言无法做到无穷,也就无法解释无穷。
当人们想要寻求一个确定的事物(概念)基础内含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东西解释不清,甚至直接消失了。例如时间。
时间我们都不陌生,但若想寻个究竟,谁能够说清楚时间是什么呢?从日常出发,我们会有个疑问,我们每天看的钟表不就是时间吗?但钟表会停摆,我们理解的时间却不会。发条时钟需要上发条,电子时钟要用电池,没电了时钟便会停止,用久了还需要校准。时钟只是人们模拟时间的计数器,而并不是那个我们理解的,绝对准时的时间。
有些不靠谱的科普,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时这样说: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时间会变慢,因为围绕地球飞行的飞机或是卫星上的时钟会比在地球上的慢。假设这是成立的,能够说明的也只是时钟旋转的速度出现了不一致,因为钟表的时间,是它的旋转速度,而不是绝对时间。说句玩笑话,邻居家的表比自己家的慢了10分钟,能说明自己的时间比邻居早了10分钟吗?我出门的时候8点50,我见到的是8点40分的邻居吗?没有人会这样理解的,因为这只是两只表的指针没同步而已。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