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太一作为功能上的“有”
下面我们分析《九章集》中的具体段落,以V5,9阐明太一作为功能上的“有”。
V5,9,[1]一切由另一者所生成的,或者在那个产生者之中,[2]或者在别的之中,如果在产生者之后确实有什么的话。[3]因为被生成者由于另一者被生成,需要另一者方能生起,[4]所以
它完全需要另一者。正因为此,它在另一者中。[5] <存在序列上>在最后的本然在先于它的存在之中,[6]而这些在更先的存在之中,一者在另一者中,[7]直至最初的,这便是本原。而本原,由于它没有先于它的,[8]也就不在另一者之中。[9]相对于其它的存在,它们在先于它们的存在之中,本原不在某者之中,因此它含括 [10]其它万有。它含括其它万有而不散入它们,
[11]它持有而不被持有。既然它持有而不被持有,[12] 则没有一处没有它。因为如果没有它,则它不持有。如果它不 [13]被持有,那么它不是<有限存在者>。因此有它而它不是<有限存在者>。因为它不[14]被含括,所以它不是,而因为它不受一切所限,所以[15]无所不在。
这里涉及一些特殊的概念,如ν在...之中,χειν持有(在同样的语境中等于περι χειν,συν χειν),περιλαμβáνειν含括。这些都表达在存在序列上的因果关系。现实衰序(太一、努斯、灵魂、有形)中,下一层/在后的现实由上一层/在先的现实所基立,是上一层/在先的现实的“果”,上一层/在先的现实是下一层/在后的现实的“因”。因之所以为因,是由于它持有、含括了“果”的定义/限定性,通过给予其后现实以限定性,从而基立其后的现实、使之产生。因此太一含括努斯,灵魂含有世界。就果的定义/限定性在因中而言,果在因中(ν),在后的现实在先于它的现实之中,为其所持有含括。这是新柏拉图主义的特别学说之一,暗示了现实衰序上果对因的依赖。这种表达还可见于《九章集》别处,如VI4,2,1—6:“一者为真实的世界,另一者为这一世界的摹象,即可见世界。真实的世界不在任何中,因为没有什么在其之先。但在其之后的,如果它确实存在,必然在真实世界里,又极为依赖彼世界,没有彼世界则既不能静也不能动。”这里的ν表达了可感世界作为果对其因可知世界的依赖。这里说,没有什么在真实世界之先,因为这里真实世界已经包含了太一、努斯和灵魂,就真实世界的整体而言,没有什么在太一、努斯、灵魂构成的真实世界之先。
现实衰序中位于最先的,太一,是其后现实的因,持有含括其后一切现实的限定性,但太一本身没有先于它的因,因此它没有另一因规定限定它,也就是说没有另一个持有、含括它的现实。
下面的问题最关键,普罗提诺使用了一系列对称的、看似矛盾的词来描述太一。第一组ο κ στιν που μστιν没有一处没有它(9,11—12)对立于ο κ στιν没有它(9,13)。第二组对立矛盾στι καì ο κ στι有它且没有它(9,13)。第三组ο κ ο σα没有它(9,14)对立于ο δαμοκωλυομ νη ε ναι没有一处没有它(9,14—15)。
事实上通过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普罗提诺并不意在表达矛盾和不可能。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凸显了一个问题:普罗提诺的思想比他的语言更丰富。他想表达的,其实是,太一作为一切有限存在者的根基在功能的意义上“有”,但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没有”,因为它不是被限定的这一有限存在者。但在语言上,普罗提诺没有相应地发明不同的术语表达“有”的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如用ε ναι表达前者,用ν表达后者,而是用了同一个词στι。这样,“太一在功能上有,在存在论上没有”这个丰富立意就被简单表达成στι καì ο κ στι有它且没有它(9,13)。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