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vidhasya svabhāvasya trividhāṃni svabhāvatām佛以密意宣说三种自性的三种无自性,sandhāya sarvadharmāṇāṃde itā ni svabhāvatā教导一切法的无自性。
prathamo lak aṇenaivani svabhāvo 'para puna初者,正是由于相而无自性。之后次者,na svayambhāva etasyety aparā ni svabhāvatā它的无自性在于不自为而在。另一种无自性dharmāṇāṃparamārtha ca sa yatas tathatāpi sa这是诸法的胜义,也就是其真如。sarvakālaṃtathābhāvātsaivavijñaptimātratā由于常如其性之故,这就是唯识性。这里解释,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这三种自性,在什么意义上无自性(ni svabhāva)。
自性svabhāva,其中sva对应于希腊语α τó,bhāva对应于希腊语ν。自性svabhāva翻译成希腊语就是τò καθ'α τò ν,不依赖其他就自为而在者,自己给出自己的定义者,这相当于亚里士多德存在论中的ο σíα。无自性ni svabhāva,就是说,不是亚里士多德存在论中所说的实体,即空无μν。
首先,遍计所执,由于它只是相(lak aṇa)、而没有独立于相的实体,因此没有自性。其次,依他起,由于它在相对关系中依赖其他,不是自为而在(per se)、不是自己定义自己(自为而在、自己定义自己是亚里士多德实体概念的特征),因此没有自性,没有独立存在,相当于说,没有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在这个意义上是无(μν)。最后,圆成实,它的无自性(ni svabhāva对应于希腊语μν),就在于,它超越于一切实体概念之上(paramārtha胜义,即卓越的真实,参见上文普罗提诺肯定神学中太一的卓越),它不是存在论上的存在者。不是存在者在这里的意思是高于存在者之上。但是,在功能层面,tathatā真如,sarvakālaṃtathābhāva常如其性,这些肯定性的词可以用于描述卓越的真实。就圆成实性常如其性而言,在《成唯识论》卷八中圆成实性被称为实有:“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这里,“如其性”tathābhāva中的bhāva和“实有”已经在功能上而言,已经不像“无自性”ni svabhāva在存在论上而言。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