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他年轻时听哲学家们讲过实在和宇宙的本质,但没有哪个人更高明,因为各种理论都在徒劳地兜圈子。更严重的是,它们都忽略了苏格拉底认为真正重大的问题:应该如何生活。他关心的是德性(arete),这个词的意思是“品德”和“卓越”。苏格拉底将其解释为“道德上的卓越”。并认为最重要的德性是勇敢、正义、节制和智慧。苏格拉底说,德性本身就是知识。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不可能做相反的事,或成为相反的人。恶即无知。这就是说,好的生活是经过审视和选择的生活,即,“经过省察的生活。”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主张,“没有人会明知一件事是坏事而故意去做。”
虽然这些观点很高贵,但在心理学上是并不切实可行。这些观点没有考虑人意志力的薄弱。(比如说想减肥、戒烟、拒绝诱惑等)其实,苏格拉底直白地否认了意志力薄弱这件事的存在。苏格拉底还相信各种德性具有统一性。即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德性,他就有了全部的德性。但这也与经验不符,一个不义之人可能是勇敢的,一个正义之人也可能是怯懦的。确实,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不太可能是节制的,但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智慧和节制本身都不是单一的共相:因为一个人作为父亲是智慧的,却在生意上缺乏智慧,或者对酒精节制,却对巧克力不节制。
不管我们是否认同苏格拉底说过的一切,他无疑都是哲学家的好典型:他认真地全身心投入,理解、把握、辨明最好的生活,而他的办法是思考、讨论、发现、质疑和反思。他是一个思想者,矢志不渝地追求思想的明晰,发现可能发现的真理。
柏拉图(Plato)
柏拉图(约公元前425年-前347年)生于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负有盛名,还有许多关于他身份和生平的传说。柏拉图人脉广泛,他的对话中有许多人都是亲戚,并在雅典的政治生活中居于关键位置。
由于出身贵族,柏拉图是雅典民主制的反对者。这一民主制的诸多缺陷导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给斯巴达。柏拉图也是民主这个概念本身的反对者。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决,其根源很可能在于公元前404年雅典战败后的政治动荡。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被处死,而柏拉图相信,政治混乱必然导致僭主统治,基于这一看法,他认为国家应当由“哲人王”来统治,这些人过着僧侣式的生活,不受发财欲望和裙带关系的腐化,因而不会让这些因素扭曲自己的判断。
《理想国》的主要论点是,理想的社会应该由“哲人王”(philosopher-king)来统治。这些人从小就按知性的高下被挑选出来,并受到细致而全面的培养,使得他们成年以后能够成为不受腐化、德性崇高、公正无私而又富有智慧的统治者。理想的教育是,儿童应由国家抚养,而不知他们的生身父母是谁。由国家来决定,根据各种条件,哪些男女适合交媾。儿童在国家的育儿所长大,就会被分成三组:适合训练为哲人王的(护卫者),适合训练为战士的(辅助者),以及剩下的人。男女都可以成为哲人王,而且应当收到同样的训练。他们所受的教育应该包括智慧、节制、正义和勇敢这些方面的德性。他们应当在运动场上练就强健的体魄,确保健康。他们不能有私人财产,因而也就不会受到诱惑想要积累私财,同时应该共享妻子来避免偏爱。他们的生活和饮食都应该有节制。
西西里岛上希腊城邦叙拉古的僭主迪翁,是柏拉图的学生和仰慕者。他给了这个哲学家一个机会,邀请柏拉图到叙拉古以实践他的政体思想。结果迪翁不是个好统治者,他的统治时期想要建立一个柏拉图式的贵族制,最后导致迪翁倒台之后,叙拉古经历了数十年的动荡和叛乱,要说这要怪柏拉图的思想,怪柏拉图给迪翁的建议,只说对了一部分,无法改变的人性和经济现实,以及迪翁本人的缺点,无疑是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因素。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