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什么是人格主义? ▹
2.人格主义的历史渊源 ▹
3.欧洲人格主义 ▹
4.美国人格主义 ▹
5.东方人格主义 ▹
6.人格主义思想的特点 ▹
6.1人类、动物和本性 ▹
6.2人的尊严 ▹
6.3 内部性和主体性 ▹
6.4 自决(Self-determination) ▹
6.5关系性(Relationality)与交流(communion) ▹
原文链接:Personalism(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翻译正文:
虽然只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人格主义”这个术语才被认为是哲学流派和体系的代名词,人格主义思想在整个十九世纪发展起来,作为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泛神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人格主义以及政治上的集体主义、物质主义、心理学和进化决定论中感知到的去人格化因素的反应。人格主义在其各种各样的风格中,总是强调人格作为哲学、神学和人文主义研究的主要研究中心的中心地位。它是一种认为或倾向于将人格视为所有现实的最终解释性、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原则的思想方法或体系,尽管这些思想领域并不被所有人格主义者平等地强调,而且在理想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和托马斯主义的人格主义之间存在着张力。
1. 什么是人格主义?
人格主义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这使得它有点难以定义为一个哲学和神学运动。许多哲学流派的核心都有一个特定的思想家,甚至一个中心作品,作为规范的试金石。人格主义是一个更加扩散和折衷的运动,没有这样的共同参照点。事实上,谈论许多人格主义比谈论一个人格主义更恰当。1947年,Jacques Maritain写道,至少有“十几种人格主义学说,有时候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格(person)’这个词。此外,由于他们强调人的主体性(subjectivity),一些更重要的人格主义的倡导者还没有对他们的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述。
也许把人格主义说成是一种“流行的”或更广泛的“世界观”更为恰当,因为它代表了不止一个学派或一种学说,同时最重要的人格主义形式确实展示了一些核心和本质的共性。后者最重要的是对人格在哲学思想中的中心地位的普遍肯定。人格主义假定了人格状态(personhood)的终极实在(reality)和价值——人(human)也是(至少对大多数人格主义者而言)神圣的。它强调人格的意义、独特性和不可侵犯性,以及人格的本质关系或社会维度。因此,“人格主义”这个标题可以合理地应用于任何关注人格的中心地位及其在一般存在中的独特地位的学派。人格主义者通常承认,在整个哲学史上,有许多思想家并不认为自己是人格主义者,他们做出了间接的贡献。人格主义者认为人格应该是哲学反思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起点。许多哲学家致力于研究人格作为人(human being)的经验、地位和尊严,并将其作为所有后续哲学分析的出发点。
人格主义者把personhood(或“人格性(personality)”)视为基本概念,因为它赋予所有实在以意义,并构成其最高价值。Personhood带有不可侵犯的尊严,值得无条件的尊重。人格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人格的主要理论哲学。虽然它确实捍卫了一个独特的理论理解的人格,这种理解本身是如支持优先实践或道德哲学,同时道德经验的人格是如果决定性地决定理论理解。对于人格主义者而言,一个person是主体性与客观性、因果性与接受性、统一性与关系性、同一性与创造性的结合体。人格主义强调人格的道德本质,或者说人格作为自由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往往侧重于实践、道德行为和伦理问题。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