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这个实体的静态存在而论:当中国的各项制度、文化等实体要素,与国外标准趋向一致时,即表现为外延属性的增加;这时,中国自身特色就会减少,即表现为内涵属性的减少。所以,从静态的当前时刻而言,中国这个实体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符合“反比定律”。
从中国这个实体的动态存在而论:当中国国内的各项制度改革开发、文化发展时,国内的内涵在增加,表现为系统论的层次性。这时,假设原有的外延不变时,原有的外延与发展后的内涵相比,外延的比例在减少。但是,如果新增加的内涵,也与国外标准趋向一致时,就又表现为外延属性的增加,表现为系统论的开放性。这时,内涵与外延都在增加,而外延与内涵的大小比例,就取决于两者的协同性问题。
这个原理,就是“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协同性关系,表现为协同性参数。所以,从动态的长期发展而言,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一种由内涵、外延和协同性参数构成的,“三元辩证的二元正比定律”。这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在逻辑学上的基本原理。
§·03·归同法则与分异法则
引自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归同法则,指引我们按照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与共同点,把它们归结为一些类,然后进一步把这些类归结为种,再由种归结为属,等等,一直到最后得到一个保罗万象的最高概念。
由于这条法则是先验的,即对于我们的理性来说是本质的,所以它预先就假定了自然同它自身的一致,这一假设在一条古老规则中得到了表达:“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的数目”。
【归同法则】:就是将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统一归类的过程。
从“形论原理”分析:归同法则,就是形而上的抽象化过程;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归同法则,就是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的相似性、优化过程,表现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同性和开放性;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归同法则,就是建构逻辑系统的过程中,各逻辑单元之间产生一般性、先验性的过程。
【分异法则】:就是将事物之间差异化、个别化的过程。
从“形论原理”分析:分异法则,就是形而下的具象化过程;
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分异法则,就是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的自组织性、演化过程,表现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竞争性和目的性;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分异法则,就是逻辑系统中各单元形成属加种差关系的过程,是各逻辑单元个别化的过程。
归同法则和分异法则,是一种矛盾而统一的关系,其逻辑法则相互转化,与“形而上、形而下”的“道器”转化过程一致。分异法则将逻辑单元具体化为个体;然后,各种不同个体再次通过相似性的分形逻辑,再次协同起来形成系统化整体,又是一个归同的过程。
归同法则和分异法则,体现了西方语言哲学的逻辑演绎功能;
形而上与形而下规律,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先验性和直观性。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