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Thomist则提出词汇利用概念作为中介来指称事物(voces significant res medi antibus conceptibus),按照语义三角的逻辑回答这一问题。后期的一些学者则换了一种角度,认为
4. 词指称概念,且必须通过对事物的指称作为中介(voces significant conceptus mediante significatione rerum),因为如果都不知道词所指的事物是什么,就无从学习其所指的概念;
5. 同样认为概念是事物的符号,Scotus提出语义及物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semantic transitivity),认为the sign of a sign is [also] the sign of the significate,因此词同时signify概念和事物,其中涉及的act of signifying是相同的;
6. 其他人则坚持存在两种同时发生但本质不同的act of signification,
7. 其中一些人认为概念作为词指称事物的中介,不意味着概念是词的直接指称,而是词指称事物的前提条件;
8. 另外一些人则在“事物”(things)上下文章,认为词真正的指称是the thing conceived (res concepta);
9. 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利用的是对significare这个概念的内部区分,认为口语词代表(stand for)事物,但显现(manifest)概念;
10. 或者,区分被指称的事物和被表达的思想;
11. 或者把会话参与者的不同角色考虑进来,认为对说话人来说词指称概念,对听话人来说指称事物;
12. 甚或区分不同类型的语篇,认为在更熟悉的言语中词主要指称概念,而在学术性语篇中指称事物。
不管这些不同观点之间有何细微差异,大多数对于the great altercation的讨论都主要是在关注词汇语义学。但经院派语义学并非只局限于这一领域。
Peter Abelard的命题语义
Peter Abelard(1079-1142)关注的主要是命题语义。和后来弗雷格的组合性原则类似,他提出一个命题的signification是从其组成部分的意义整合而来。另一方面,命题的signification对应于弗雷格的Gedanke(thought)这一概念,即一个句子的命题内容。这又和斯多葛派的lekton的概念有着相通之处。
与之相对的是,Walter Burley(1275-1344)认为命题(不论是声音形式还是心理形式)其最终指称都是所谓propositio in re(proposition in reality),这种观念指向后来维特根斯坦的概念Sachverhalte(cases)或Tatsachen(facts或states of affaires)。
Syncategorematic terms 和 Supposition
从12世纪晚期和13世纪开始出现的唯名论(terminist)或现代逻辑(modern logic)同样关注命题的语义。其主要贡献是对非范畴词(syncategorematic terms)的研究,以及对terms的性质的研究。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