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儒栏板peter
导言:
经院哲学(scholastic philosophy)是中世纪西欧哲学的基本形式,它基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的自然哲学,并为公教教义,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伦理建立了理性基础。人们被分配在不同阶层,每个阶层有自己的目的。所有的阶层一同构建宇宙城邦有机体,缺一不可。在这种《理想国》般的理想社会中,正义就是:人只做属于他分内的事。
然而,在14世纪的西欧,一系列的天灾人祸导致思想界出现严重动荡。黑死病,教廷大分裂和封建社会的解体使威廉奥卡姆代表的一批“唯名论哲学家”开始怀疑传统经院哲学所倡导的“稳定和谐的自然法”,“自然目的论”,“阶层社会的合法性”甚至“人类的理性本身”。经过一系列对传统哲学的拆解和攻击,欧洲出现了价值真空和普遍的焦虑感,最终导致了宗教改革和社会契约论的诞生。
唯名论哲学和宗教改革为欧洲人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观,即“专注于个体性”;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即每个人都是具有主权的个体,他不依附于任何宗族,领主,天主教会。新的思想告诉人们,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并非基于一系列等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通过订立契约建立社会团体和新教团体。
另一方面,中世纪用来判断伦理价值标准的“自然法”遭到了唯名论的破坏,而新的社会结构并没有成功建立一套客观且稳定的价值体系,这对未来的世界产生极大的隐患,并造成了“善恶价值”的相对主义。
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都将重估”。实际上,价值危机早在14,15世纪就已经开始。现代精神的特征“专注于个体性”便是这场价值危机的起源。
导览:
第一部分 古希腊时期
1,什么是现代性?
2,共相之争
2.1,什么是共相?
3,柏拉图的共相观,共相先于个别
4,亚里士多德的共相理论,共相寓于个别
第二部分 中世纪盛期
5,中世纪盛期的实在论神学,通过自然规律的目的性建立道德学说
5.1,中世纪的理想国
5.2,中世纪的自然法
第三部分 近代
6,唯名论的基本框架,共相后于个别,他们并不客观实在
7,宗教改革和契约性教会,直面天主
8,对人类自然状态的新看法,社会契约体系《利维坦》
8.1 霍布斯的《利维坦》
8.2 霍布斯对传统神学的批判
9,共相是否客观存在?
结论
正文
1,什么是现代性?
反思现代性,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哲学界/神学界的一种普遍共识。人们开始分析现代精神的特征,以及什么是现代精神。现代性的集中爆发是在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到二战这个阶段。它被体现在(1)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直达个人;(2)科技的力量使人感到恐惧,比如核武器威胁,甚至是工业化的杀人,比如奥斯维辛集中营;(3)进步主义给社会个体/群体带来的威胁和狂热,比如法国革命,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所发生的。社会强迫个人变得进步,一旦这个人被认为是不进步的,便会被强迫进行教育或者从社会中抹去。(4)工具理性的盛行,这让学术和知识不再如同古典时期注重培养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水平,而是将学术看作是达到某种科技进步或者政治意义的工具。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反思现代性”这个概念也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引起共鸣。
利奥施特劳斯,汉娜阿伦特,埃里克沃格林,汉斯约纳斯,这些学者都对现代性进行过明显的批判,并且呼吁西方社会在古典文本,雅典公共生活,审美体验里反思现代文明的缺陷和危机。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