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主义如果盛行,哲学领域的整个景象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事物的重点、前景和背景分布、大小和价值将不会保持完全相同。
• 人本主义目前因定义不完整而遭受困扰。其最系统的倡导者席勒和杜威只发表了零碎的计划;它对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的影响,除了被认为有异端嫌疑的对手攻击外,没有被追溯到。
• 人本主义的争论涉及“真理”一词,但批评者从未明确定义他们使用“真理”一词时的具体含义。人本主义者必须猜测他们的观点,结果无疑是很多无效的辩论。
• 作者提出,人本主义的核心贡献在于认识到我们经验的一部分可能依赖于另一部分来构成其在任何考虑方面的特定性质,而作为整体的经验是自包含的,不依赖于任何东西。
• 作者认为,人本主义的伦理多元形式对他来说比任何其他哲学都更牢固地抓住了现实,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哲学,一种“合作”的哲学,其中结合体起作用。
• 作者主张人本主义的主要原因是其无与伦比的知识经济性。它不仅摆脱了一元论产生的“问题”(如“恶的问题”、“自由的问题”等),也摆脱了其他形而上学的神秘和悖论。
• 人本主义通过拒绝接受超经验现实的假设,摆脱了整个不可知论的争议。通过坚持经验内发现的结合关系是完美真实的,它摆脱了对布拉德雷式绝对的需求。通过其实用主义对待知识问题,摆脱了对罗伊斯式绝对的需求。
• 作者认为,鉴于迄今为止对人本主义归因的知识、现实和真理观点的攻击最为激烈,因此,这些观点的焦点最迫切需要澄清,并简要概述了他对这些观点的看法。
人本主义的核心论点
• 如果接受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即经验作为一个整体是自包含的,不依赖于任何外部的东西,那么知识者和被知对象都必然是经验的一部分。
• 经验的一部分必须要么(1) 认识另一部分经验——换句话说,部分必须代表彼此,而不是代表意识之外的现实——这是概念知识的情况;要么(2) 它们最初必须简单地存在为许多最终的事实或存在的事实,然后在经验的一般过程中,同一个经验中的任何一个"THAT"必须由于两种不同的上下文而交替地作为被知的事物和对该事物的知识。
• 第二种情况是感知的情况。有一种超越常识的思维阶段,作者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但常识阶段是思维的一个非常明确的暂停点,主要是为了行动的目的;只要我们保持在常识的思维阶段,对象和主体在"呈现"或感知的事实中融合——我现在看到的笔和手写作,例如,就是那些词所指的物理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中没有隐含的自我超越。在这里,人本主义只是一种更细分的认同哲学。
• 在情况(1)中,相反,代表性的经验在认识它的对象时确实超越了自身。没有人能够谈论一个对另一个的知识,而不将它们视为数字上不同的实体,其中一个在另一个之外并在某个方向上有一定的间隔,这个间隔可以明确地命名。但是,如果谈话者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也必须具体地、实用地看待这个距离间隔,并承认它由其他介入的经验组成——至少是可能的,如果不是实际的。
• 例如,将我现在对狗的想法称为对真正狗的认知,意味着在实际的经验组织中,这个想法能够引导我进入一系列其他的经验,这些经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最终以对跳跃、吠叫、毛茸茸的身体的生动感知结束。这些对于我的常识来说就是真正的狗,狗的完整存在。如果假定的谈话者是一位深奥的哲学家,尽管他们可能不会是真正的狗,但它们意味着真正的狗,是真正的狗的实际替代品,正如代表性是它们的实际替代品一样,那个真正的狗是一堆原子,或者说是心智物质,它们在他自己的经验中的位置与在我的经验中的位置一样,就在感知所在的地方。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