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神学大全》,托马斯.阿奎那著。托马斯.阿奎那生于公元1225年,比奥古斯丁晚生了大约850年。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受到了大神学家“伟大的阿尔伯特”的青睐,也受到了教皇的赏识。阿尔伯特亲自培养他学习哲学和神学,阿奎那获得神学硕士学位,这是当时的最高学位。之后,阿奎那一直担任罗马教廷的研究人员。一生以学术为业,留下了《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两部旷世巨著,想用它们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神学体系。阿奎那去世后不久,教皇就追谥他为圣人,赐尊号“天使博士”,所以大多数学术著作并不像我们这样对他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圣托马斯”,他的学说迅速成为基督教的主流。虽然后来路德领导宗教改革把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和新教,但天主教一直尊奉阿奎那学说为官方学说。
核心收获:
1.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奥古斯丁的神学。所谓亚里士多德革命是知识和文化的革命,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西方又重新认识亚里士多德了。亚里士多德革命的过程曲折而复杂,主要工作是翻译,结果是全面而深刻的。亚里士多德革命使这位古代哲人重新回到西方,但他和奥古斯丁学说不兼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是阿奎那把自然与恩典的哲理从同一层次的敌对关系,变成了上下层次的和谐关系,从而破解了中世纪神学的旷世难题,使得基督教传统和希腊传统融为一体。这种调和使得西方成为在最深层次上融为一体的文明,也使阿奎那成为了西方文明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2. 阿奎那整合奥古斯丁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方案是恩典成全自然。阿奎那说:“恩典并不毁弃自然,而是成全它。”意思是,上帝的恩典和世界的本性并不是敌对关系,是前者指引和完善了后者。这里英文用的是nature,不是大自然、自然界的意思,而是本性、本质的意思。在奥古斯丁看来世界的、万物的、人的本性等和上帝的恩典是敌对的,如果不是敌对的,怎么解释它们一定会老、会死、会消亡呢?而且,即便它们有另外的存在方式,比如人死后上天堂,也只有上帝的恩典才能做到。
3. 阿奎那改变了奥古斯丁的色调,因为到阿奎那时代,西方已经恢复了秩序、生产和学术研究,普遍地找回了自信。阿奎那强调自然并不只有消亡的那一面,还有自然生长、开花结果的一面。这不也是上帝安排的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哲学真理讲的nature,就规定着世界、万物和人不仅会成长,而且会向善的方向去繁荣成长。所以阿奎那的巧妙之处就是,把奥古斯丁设定的恩典与自然的敌对关系,变成了虽然上下有别但可以和谐共存的关系。世界、万物和人有生也有死,有善也有恶,但它们都完全统一到上帝的麾下,一切通过上帝的恩典来克服。就这样,阿奎那为基督教成功地“收编”了亚里士多德,让伟大的哲学家不再是敌人,反而变成了巩固基督教信仰最好的帮手。亚里士多德从此也在教会的肯定和支持下变成了学术权威。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的很多大哲学家,比如霍布斯,想要对付教会和神学时,都会刁难亚里士多德,以他为靶子 。
4. 中世纪在奥古斯丁的主导下流行的是工具国家观,国家只是意义非常有限的临时工具。这一主导思想使得教会在叙任权之争当中很容易地占据了上风,教会独立于世俗政权的二元结构因此变得不可动摇。中世纪根本不是政教合一,恰恰相反,那才是政教分离的原型。人类历史上只有西方做到了体系化的、成建制的教会没有被国家收编,它始终和国家保持着距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国家形成了有效的外部限制。(也就是说西方中世纪博弈在于教会与君主之间,而中国古代博弈在于君主、继承者和重臣之间)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