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为:Criticism of Two Dogmas in Philosophy in China
发表于:East 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1, n.1 (2021)
雷瑞鹏 华中科技大学
邱仁宗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本文作者批评了几十年来在中国哲学界盛行的两个教条。这些教条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作者批评了第一个教条:哲学就是哲学史。他们阐述了中国对这一教条的第一轮批判,并总结了黑格尔在其关于哲学史的演讲中的主要观点。其结论是,黑格尔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赞同这一教条。然后,作者提出了自己反对这一教条的论据;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作者批评了第二个教条:哲学家们应该设计一个普遍的哲学理论体系,从中可以推导出任何未来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反对第二个教条的论证中,作者采用了波普尔的观点,即我们不可能预测未来的人类活动。波普尔的观点意味着,不可能设计出第二个教条中的那种普遍体系;最后,作者强调了在逐案分析中权衡不同选择的价值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人类活动的实际做法。
关键词:教条;中国哲学;哲学史;演绎;效益
1 第一个教条:“哲学是哲学史”
也许,广义上讲,哲学家们并不知道,有一个教条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主导着中国的哲学。这个教条即哲学就是哲学史。
这个教条的拥护者从未在哲学杂志或学术报告中阐述过对这一主张的论证。他们的工作只是假设了教条的真理。这毕竟是一个教条。然而,它继续发挥着影响。它一直被年轻的学者们所延续。直到201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波发表了题为“面对哲学问题,参与当代哲学建设”的论文(Chen 2010),才有人对这一教条提出挑战。
1.1 反对教条主义的第一轮批判
陈教授在他的论文中这样描述中国的哲学研究情况:
“在我们看来,中国哲学界几乎都是历史研究……几乎整个中国哲学界都在做哲学的历史,真正做哲学的很少……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关注哲学的过去,很少有人活在哲学的现在和当下,参与到哲学的当代建设。”(Chen 2010, p.12)
“在当代中国,有一些哲学史家,有很多哲学教授,有很多哲学学者,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也没有人敢称自己是哲学家。”(Chen 2010, p. 14)
在对这一教条的批判中,陈波指出,哲学不是哲学史,对哲学的研究也不等于对哲学史的研究。当然,这等于否定了第一个教条。从哲学性质的角度来看,这种教条的盛行是有害的。对于大多数在哲学系学习的学生来说,学习哲学史的目的是为独立思考积累必要的认知资源,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哲学史家。由于完全专注于哲学史,当代中国哲学家们没有适当地突出自己的独立探索路线。相反,当代中国哲学家应该建立自己的身份,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哲学家的尊严(Chen 2010 p.14)。陈波继续提出了几个建议:第一,哲学的来源总是一些问题或疑问;第二,哲学问题的细化导致了哲学研究的专业化和新的哲学分支的出现;第三,哲学研究的原则是自由探索和严肃批评;最后,哲学研究的方法是论证。(Chen 2010, p. 15 ff. )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