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of. 对于 (S → U(X)) ∈ S/U,T → S 的提升是 (T → S → U(X)). 容易验证典范的态射 Cartesian. □
这个构造可以理解为 "把(S → U(X)) 上的拓扑沿着 T → S 拉回到 T 上".
直观上,(S → U(X)) 说 S 中的每个点对应于 X 中的某个点.
• 如果 S → U(X) 不是单射, 这意味着 (S → U(X)) 有些以 X 的拓扑无法区分的点;
• 如果 S → U(X) 不是单射, 这意味着 (S → U(X)) 有些空出来的拓扑,能容纳更多的点.
Corollary. 如果 C 有终对象且被 U 保持,则 U' 有个全忠实的右伴随 coDisc'.
Proof. 设 C 的终对象是 1,因为 i* 是右伴随, 所以 i*(1) ∈ S/U 也是终对象. 而在 S 中,U(1) ≅ U'◦i*(1) ∈ S 是终对象. 换言之,U':S/U → S 保持终对象. 又因为 U' 是纤维化,所以 U' 有全忠实的右伴随 coDisc'. □
i*
↶
⊥
C ─ i* → S/U
↘ ⁄
U'
⊥
U ↙
↺
S coDisc'.
Corollary. 如果 C 有终对象且被 U 保持,且 i* 有个全忠实的右伴随 i! , 则 C 有余离散对象.
Proof. coDisc:=i!◦coDisc'.
Corollary. 如果 C 有拉回且被 U 保持,且 C 有余离散对象,则 i* 有右伴随 i!.
Proof. 我们知道在这个条件下, U 有右伴随 coDisc.
定义i!:S/U → C 为:给定 (S → U(X)) ∈ S/U,则态射 S → U(X) ∈ S,coDisc(S) → coDisc(U(X)) ∈ C. 定义它和单位 X → coDisc(U(X)) 的拉回为 i!(S → U(X)). 伴随性容易验证 □
另一方面,
Theorem.
• U 有左伴随 Disc 当且仅当 U' 有左伴随 Disc'.
• U 的左伴随全忠实当且仅当 U' 的左伴随全忠实.
Proof. 设 Disc ⊣ U,定义 Disc':S → S/U 为 Disc'(S)=(S → U(Disc(S))). 其余部分容易验证. □
拓扑空间
Definition. 设 U:C → S 有余离散对象. 称 X ∈ C 具体 (concrete),如果 X → coDisc(U(X)) 是单态射.
等价地,U 在全体以 X 为目标的态射上忠实.
对偶地,设C 有离散对象. 称 X ∈ C 余具体, 如果 Disc(U(Ⅹ)) → X 是个满态射. 等价地,U 在以 X 为来源的态射上忠实.
设C 有终对象且被 U 保持,则 S/U 有余离散对象, 其中的具体对象恰是子终对象.
另一方面, 设C 有离散对象,则 S/U 中的对象 (S → U(X)) 余具体, 当且仅当它的转置 Disc(S) → X 是满态射. 在拓扑系统的例子中,余具体对象恰是拓扑空间.
参考文献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