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哲学:
按照一般的思想史简单划分,公元1500年可以视作是一个分水岭。西罗马帝国在公元五世纪被毁灭后在相当长时间内,欧洲思想史几乎处于空白期。但在公元十世纪左右,欧洲人随着同阿拉伯世界联系愈发紧密,被阿拉伯人继承的亚里士多德理论被欧洲人发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理论受到中世纪罗马教廷的极大欢迎,“形而上学”被罗马教廷用来研究神学理论,并成为对异教徒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
在公元1200年到公元1500年这几个世纪的时间中,托马斯-阿奎那以及一众经院哲学家们利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和逻辑演绎建立了一整套抽象至极的神学理论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亚里士多德哲学具有基石一般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哲学体系,被我们称之为“旧哲学”。
斐迪南-滕尼斯曾如此总结过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并不违背自然的直观,也不违背习惯的表象。
在描述世界方面,有三种核心思想在中世纪思想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地心说,泛灵论和人神同形同性论。
那么这三者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共通的底层理论,而这个理论就是“旧哲学”的核心理论,同时这三者对于“新哲学”又产生了什么作用?接下来就要敲重点了,大家可要细细品味哦。
“合目的性”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理论的共同要求,什么是“合目的性”?通俗来讲,就是合乎目的的性质,关于“目的”和“性质”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都有不同于常规理解的含义。但是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帮助大家理解“合目的性”,比如你现在想在纸上画一个圆,那么你的目的就是“画一个圆”,如果你现在正在做的动作就是正在画一个圆,那么你现在画圆的动作就合乎你的目的,也就是“合目的性”。
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每个人所做所为都合乎自己的目的,并且也不光是人,一切物体的运动都“合乎”该物体的“目的”,而该物体的“目的”与该物体的“形式”是同一的。
我们通俗理解一下,这里的“形式”其实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有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就具有石头的“本质”而不具有“一条狗”的本质,那么“石头”的本质是什么?在亚氏哲学中,石头可以有很多本质,比如会沉在水底,会落下悬崖,可以被分成很多块。拿“会沉在水底”这一“本质”来说,“会沉在水底”不仅是石头的本质,而且还是“石头”的目的,那么当石头被扔向水面时,它会沉入水中,一直沉入到水底。石头不断下沉的过程,其实也是实现“石头”的“目的”或“本质”的一个过程。这就是石头的“合目的性”。
所以在亚氏哲学中,物体的“目的”其实就是物体的运动原则,而运动的过程,就是“本质”的现实化过程。
简单捋清亚氏哲学这一基本概念后,理解“地心说”“泛灵论”和“人神同形同性论”就更容易了。
根据上面的阐述,任何的一个物体,都具有一个“内在目的”,而这个“内在目的”可以让物体转为运动状态,比如石头其中一个“内在目的”是沉入水底,那么当石头到达水面上时,这种“内在目的”就可以让石头产生沉入水底的运动过程。
相信大家也应该猜到这种“内在目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其实就是“灵魂”。因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内在目的”驱使其发生运动,所有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灵魂”,人有灵魂,动物有灵魂,甚至石头都可以有灵魂。而这种理论就是“泛灵论”。用一段简单的话来概括泛灵论的观点:
如果没有来自外力的作用,大多数物体便保持静止,然而有一些物体会自发的运动。那么是什么推动了人和动物的身体呢?是灵魂。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