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普克论命名与必然性
原书名: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原作者:加里·坎普(GARY KEMP)
Second edition published 2018 by Routledge,请支持原作者
翻译:拙计者沙利叶
校对:真红様,阿惜
本文章基于CC BY-NC-SA 4.0发布,仅供个人学习,如有侵犯您的布尔乔亚法权,请联系并提醒号主立刻践行游士删文跑路伦理
网哲邻人部,一个自由自主的联合协作哲学翻译社群,欢迎有志者私信加入或投稿(翻译或原创):lab_on_roof@
• 基础知识:必然性、可能性与可能世界[1]
2+2=4似乎是个必然真理:它不可能为假。还有其它一些看上去像是必然真理的东西:一切事物都与其自身同一;如果x比y大且y比z大,那么x比z大。
我们知道冰激凌存在。但有可能——亦即在情况或许会如此的意义上——冰淇淋不存在。冰激凌或许从未存在过。因此,冰激凌存在为真,但并非必然为真。
那什么是必然性,什么是可能性呢?就我们当前的目标来说,可以用个最便利的假设,也就是可能(possible)世界来解释这一点(我们也会稍稍说一下对这一假设的顾虑)。一个必然真的命题就是无论如何都会为真的命题。它永不会为假——无论世界是什么样,这一命题都保持为真。换言之就是,在所有可能世界中,这个命题都为真。与之相似,可能为真的命题就是或许为真,以及恰巧确实为真的命题。。这类命题在一些可能世界中为真。于是我们有:
当某个命题在所有可能世界中为真时,它是必然的(necessary)。
当某个命题在一些可能世界中为真时,它是可能的(possible)。
如果一个命题是必然的,那么它当然是可能的。现实世界是可能世界之一,因此,如果一个命题在现实世界中为真,那么它当然也在一个可能世界中为真。所谓现实世界,就是诸事物在现实中所是的样子。
如果命题p是可能而不必然的,那么p就是偶然的(contingent);如果它为真,比如,命题“冰淇淋存在”,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偶然真理。
“可能”与“必然”这两个词并不总是这么用,尤其是不在哲学以外的地方这么用。我们得澄清一下。我们正在说的内容,在哲学中的标准术语是形而上模态。这是个形而上学(metaphysical)概念,而非认识论(epistemological)概念。
我们说一个命题是可能的,我们的意思是说,它要么为真,要么本可以为真。我们不是在说“我不知道它不为真”。举个例子,我们确定无疑地知道,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不在塔希提岛上,但它本可以在那儿。在某些可能世界中,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就在塔希提岛上。这就是说,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或许会在塔希提岛上,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而且我们也知道那并非如此。
同样, “必然的”并不是说“它是确定的”。在哲学之外,我们很多时候会用“未必”来表达“我们不确定是不是这样”。但我们当下所讨论的并非这种含义。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必然真理都不是确定无疑的,甚至不为我们所知。比如说,数学真理一般被认为是必然真理,但并非所有数学真理都被我们所知。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