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举个例子,休谟首先发问,A与B产生在时间性上的多次联系,康德喊停,这里,休谟说得A和B是什么?关于A和B 的形成是如何确定的,他们的逻辑关系是从何而来的,这种客观存在的逻辑关系如果不确定在思维中的来源,就不能去谈对他们的否定。就像,我如果都不知道有电脑,我如何去反驳说世界应该是没有电脑的。所以关于经验追根溯源只能到绝对时空性这里,一个存在与空间中且运动的物质。这种不可言说的原初物质才是第一经验,才是直观经验,之后的对这些经验的分类,判断,分析都是知性的任务,前者则是感性的任务,人的知性能使得经验的空间时间世界得到确定,这样理性才能通过无限的知性认识得到规律。而康德的二律背反就说明了人的理性具有极大的缺陷,因为理性对于感性认识的总结总是不准确的。受制与人的实践和时代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只是这个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存在在那,不被定义,而人的理性就是要逼近这种认识,因此康德的第一个成就就是,以否定理性的形式确立了理性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第二,将形而上学的三大预设缩小,将背景性认识和现象认识合二为一,确立了唯一的先天直观,绝对时空观,但是关于第二个预设,即观念主体的预设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费希特是发展康德观念论者,他认识到了康德哲学的革命性,于是发展了自己的知识学,来完善康德主义,也就是关于人的认识的形式,发展的关系的明确。这里,费希特取出了康德的几个不必要的预设,使得整个理论更加简洁也结构完整,第一,不需要物自体,直接从绝对时空中得到即可,第二,不需要知性的先天可能,全部认为是思维的发展,关于实践理性的作用即可。第三,尝试去解决关于主体预设的矛盾,把主体,也就是认识的发生者,“我”放入实践理性的体系中。
这样,观念论最初的解释基本就是【观念主体的“我”以绝对时空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来通过实践的方式形成认识世界的理性】
【维特根斯坦,尼采,胡塞尔,德勒兹】
对于康德主义的继承,主要有分析哲学,黑格尔主义和尼胡德三位为代表的去中心的后现代主义的路径。首先以【观念论】视角来看看这三种路径是在讲什么?
我们先简单讲一讲分析哲学,既然康德已经把实践理性的作用讲得很明白了,那么我们只需要发展理性所主要作用的对象,即语言即可,只要语言能把实践理性产生的对世界的后天认识,即关于时空中现象的范畴做出最有利的符号解释即可。
第二种,就是以尼采,胡塞尔,德勒兹为代表的去中心途径,来继承康德主义,既然我们已经承认了实践理性的作用,那么,我们只要做出自己所需要的实践理性即可。
胡塞尔代表的现象学,是一种学术化的康德主义继承,探究关于时空观下的现实世界的认识。
尼采代表的则是个人生存层面的康德主义继承,既然人在社会中发生苦难,以及对死亡的深刻痛苦,而这些都是实践理性关于道德,伦理的结果,那我们就要重塑这种理性,活着就干脆回到那个感性世界中去。
德勒兹代表的则是小资在政治上对康德主义的继承,认为人只要自我否定现存的实践理性的社会大多数的代表,就能回到那个最出的自我认识世界的个体,实际上是要求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实践理性,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来彻底否定别人强加的中心化文化和伦理关系。
我们来看看这些康德主义的特征,就是他们都有着自己时代下的特殊的创伤,关于被某种绝对性的力量所打败而希望反抗的理论,也就是说,这条路基本就是说【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自由的认识世界】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