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g[B] f[A]
h[A]
当我第一次试图证明P(ℕ)与ℝ 之间等势的时候,我发觉,如果我仅仅将ℝ定义为有理数轴(ℚ,≤ℚ)上所有戴德金分割^的集合而完全不引入数位系统的话,要找到 P(ℕ) 与ℝ之间的双射其实是很有挑战的。于是,我想到一个捷径:如果我可以找到两个函数f:P(ℕ) → ℝ以及g:ℝ → P(ℕ),而这两个函数都是单射的话,那么,应该足以说明这两个集合之间存在双射,即,它们是等势的。这个其实就是康托尔-伯恩斯坦-施罗德定理所包含的事实。但是,就如同许多集合论中的定理,它在直观上如此容易被接受,但是,当时我既不知道这个著名的定理,也不知道如何证明它。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声明一下这篇文章中使用的符号:
1.A≤ₑ B表示,存在一个函数f:A→B之为单射;
2.A<ₑ B表示A≤ₑ B但是¬(B≤ₑ A);
3.A~ₑ B表示,存在一个函数f:A → B之为双射,即 A 和 B 等势。
陈述及直接推论
施罗德-伯恩斯坦定理(Schröder-Bernstein
theorem )
设 A 和 B 为两个集合。如果 A≤ₑ B 且B≤ₑ A,那么,A~ₑ B。
根据该定理,许多关于集合间的等势的问题都变得简单了许多,例如,我在一开始提到的P(ℕ)~ₑ ℝ。并且,它也对基数的定义(以序数的术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根据该定理,关系≤ₑ是宇宙𝒰上的一个序(伴随~ₑ 为这个序的等价关系),也就是说:
1.≤ₑ 在𝒰上是自反的:对于任何
x∈𝒰 ,我们有x ≤ₑ x;
2.≤ₑ 在𝒰上是传递的:对于任何
x,y,z ∈𝒰 ,如果x ≤ₑ y 且y ≤ₑ z,那么x ≤ₑ x;
3.≤ₑ 在𝒰上是反对称的:对于任何
x,y ∈𝒰,如果x ≤ₑ y 且y ≤ₑ x,那么
x~ₑ y。
≤e的反对称性正是施罗德-伯恩斯坦定理所声明的。(当然,必须注意的是,在没有选择公理°的情况下,≤ₑ 无法被展现为一个𝒰 上的全序——纵使这个结论再直观。≤ₑ 之为全序其实是策梅洛定理的一个结论--它经常是以基数的术语所叙述的。)
该定理的证明是否需要依赖选择公理?起码,就这个形式的施罗德-伯恩斯坦定理而言,其证明是不需要选择公理的参与的。最初,在1887年,康托第一次发表了该定理,但其中并未附带任何证明。此后的大约十年中,戴德金、施罗德、伯恩斯坦等人都对此进行了证明,并且,那些证明都绕开了选择公理。在下面,我介绍一种在我看来较为直观的证明。
证明
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该定理的证明大纲。
设 A 和 B 为两个集合满足A≤ₑ B且B≤ₑ A。设f:A → B以及g:B → A为两个单射。
设
f B
h=g◦f:A→f[A]⊆ BA.
由此,从下图中,我们看到,复合函数h 将A映射到了它的一个子集h[A]中;并且,h[A] ⊆ g [B]。
A B
y [B]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