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时候起,我就沉迷于阅读。我的家中购置了很多藏书,基本上都是诸如《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皮囊》一类的经典著作。翻开这些著名的作品,我的灵魂仿佛突破时空的限制,以书作为交流的媒介,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此刻的我思涌如泉。
灵感是创作的起笔。“灵感虽然是在我们的头脑中瞬间闪现的,但是它却能够使我们最接近自然的真谛。”我诚恳地记着爱默生作家的话。一般情况,若不是此时此刻的手中缺乏纸和笔,我一定会记录下这个绝妙的灵感。如同上面所说的,灵感是珍贵的,也是转瞬即逝的。当我在空闲时刻拿起纸和笔,却怎么样也回想不起当时的灵感了。最后,我只能是望着空白的纸,空拿着笔,唯有捶胸顿足,叫人十分叹息。
也许现代人会指责我,为什么不使用更为方便的手机来记录自己的灵感。我深深鄙视这种人的浅薄。受美国作家海明威老先生的影响,他个人最喜欢用铅笔写作,曾在采访中浅谈过用铅笔修改更为方便,并且一天最多能用掉七支铅笔,实在是吾辈人的学习楷模。所以个人认为,伟大的作品常常是通过纸和笔来完成。
虽然我现在年轻,但谁说年轻写不出来伟大的作品呢。新生的事物总是叫人备受期待的。当然,看完书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写出一篇众口称赞的、名垂千史的作品。我将我所有的情感,我所有的经历,我所熟悉的人物倾泻在书中,从而展现出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笔下的文字或是晦涩难懂,可能平易近人,或许吸收鲁迅先生辛辣的笔风,也许接纳欧亨利先生奇妙式的转折。我相信这篇作品也许开始会沉寂,但一定会被有识之人看中,宣传出书。我的书一经问世,无论是传统报纸还是新兴媒体,相信都会争相登载我的文章。无意之中看到我作品的人也会惊叹这篇作品的巧夺天工之处。
当然,我对自己的水平抱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我是不敢奢求什么国际大奖的。也许等到别人会推举我的作品进入国内的文学奖中,我当仁不让地成为里面的优胜者。我站在获奖台上,洗耳恭听下面的评委点评我那手法还显得青涩的作品。
这篇作品可能是诗歌、是小说、是散文或是杂类……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些文体我都想一一尝试。若是写诗,我在唐诗的气阔浪漫之中泼洒笔墨,若是短篇小说,我会像莫泊桑等人,创造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写下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我相信未来知名博主推荐的书单上,我的作品名列其中,作家一栏赫然写着我的笔名。我看到了豆瓣显眼的高分评价,其中一位读者评论的字里行间全部洋溢着夸赞之词。这篇文章应当是如此优秀。
有人说,我年纪轻轻就能获得这般高的成就,了不起。
有人说,看着我,就好像看到了未来新一代文学大师的影子。
他们说,我今后的人生会越走越高。
我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拿去创作。你要知道作品如酒,足够的时间才能酿造更好的作品。
没错,时间!时间是构成著作不可或缺的因素。时间是创作的天神。历经时间的沉淀才能够造就更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不应该急于一时——我将纸和笔放在桌子上,和那些伟大的作品一起。
明日的花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