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四年,即公元前307年,秦军攻入洛阳,秦武王大摇大摆地进了“东周”的都城。在周王室的宫殿中,秦王看到了象征天下王权的九鼎,为了显现自己的英武,也为了昭告天下秦将代周的“天意”,秦武王便萌生了举鼎的想法。
秦武王命身边的近臣孟贲首先举鼎,孟贲应声而试,大鼎只是动了几动。秦武王正要亲自出马,身边的大臣任鄙马上规劝,认为此事风险极大,大王贵体不可亲身犯险。秦武王哪能听得进去?随即上前举鼎,可是铜鼎太重,秦武王实在坚持不住,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大鼎落下时直接砸在了他的膑骨上,疼的他当场背过气去,到了深夜时分,不知是失血过多还是细菌感染,秦武王很快气绝身亡。
秦武王意外身亡的消息传到秦国,秦国上下朝野大惊。当时的右丞相为樗里疾,他马上开始筹办丧事,秦公子也开始相互争斗,可最终还是以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为君胜出。
稳住内乱后,樗里疾当然要追究武王举鼎而亡的责任,这要从两个人查起,一个是孟贲,另一个是任鄙。
在秦武王举鼎的时候,孟贲曾经跟着秦武王一起举鼎。当时秦武王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孟贲不但不劝阻,还跟他一起嬉闹,这无疑是促成秦武王被鼎砸死的根源。樗里疾果断将孟贲“族灭”,换句话说就是灭族。
任鄙的做法与孟贲正好相反,他力劝秦武王不可鲁莽,以“尊者不涉险”为由进行劝阻,充分尽到了臣子的责任。
樗里疾认为此人忠心护主,于是在魏冉的推荐下,让他做了汉中郡守,为他的忠心和直谏进行了应有的奖励。
公元前272年,宣太后与昭襄王密谋攻灭义渠国,她先是把义渠王引诱到秦国,然后将他杀死在甘泉宫内。
义渠王的死讯传回,国内顿时大乱,宣太后和昭襄王抓住时机,立刻派军攻打义渠,并且一举将它铲除,随后秦国在义渠的土地上设立上郡、陇西和北地三个郡县。历时千余年,雄踞一方的义渠民族就这样融入到华夏民族中。
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了很久,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宣太后与义渠王难道一点感情都没有吗?我想不见得吧。
不过为了权力,宣太后还是毅然决然地杀死了义渠王。为了斩草除根,义渠王的儿子们也被杀死了。在权力面前没有什么母子亲情,像武则天为了上位,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慈禧太后因为权力,间接逼死自己的儿子,义渠王父子这样的结局,其实太正常了。
宣太后有过很多情夫,其中有位情夫名叫魏丑夫。
魏丑夫不仅不丑,而且年轻英俊。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四十二年,七十多岁的宣太后病倒了,这离她离开政治舞台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她躺在病床上,自知时日无多,想着心爱的小情郎魏丑夫,于是宣太后传下命令:“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
魏丑夫听说宣太后出了这么个主意,他本来是想这个老太太能给自己一点好处,现在倒好,要把小命搭上了,他吓得够呛,于是就去找大臣庸芮想办法。
庸芮便去求见太后,秦宣太后召见了他。面对已经奄奄一息的太后,庸芮说道:“听说您要让魏公子为您殉葬?如果人死后无知,那么您岂不是白白牺牲了心上人的性命?假如人死后有知,那么先王在地底下已经怒不可遏了,太后您去了阴世,补过还来不及,哪里还有机会跟魏丑夫寻欢作乐呢?”秦宣太后应道:“善!”然后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在秦国诸多奇葩的法律之中,有一条让现代男性很难接受,这条法律规定所有的成年男子都不允许哭泣,一旦哭泣要受到重罚。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我们远离战争,享受着富裕的生活,但成年男子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流泪的现象,久别重逢的流泪,离婚的流泪,更有甚者喜极而泣的流泪。按理来说在现代生活我们已经看惯了眼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关键时刻有眼泪还是得流。
帝王传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