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近同轩堂的大门时,远远便看见贺如雪与贺如月姐妹二人已静候于门前。沐浴在柔和光线下的她们,仿佛两抹淡淡的剪影,引得我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缓缓向她们行去。
我们三人刚在门口站定不久,便见关嬷嬷从内走出,示意我们进去行礼。随着她的引领,我们缓步入内,依次向端坐于上的大夫人行礼问安。待礼毕,各自依序落座,气氛肃然中透着几分凝重。
大夫人轻轻搁下手中的茶杯,置于桌上,微启朱唇缓缓道:“再过几日便是如雪的大喜之日,咱们都得好好准备才是。如雪,你的嫁妆由我出两成,祖母出两成,你父亲承担四成,而你生母则负责剩余的两成。因此,比起两位妹妹来,你的嫁妆自是稍显逊色,望你勿生怨言。如月的生母乃是我庶出的妹妹,自会有一份体面的陪嫁;至于如兰,她的生母生前深得你父亲宠爱,购置了不少铺面田产,如今安姨娘仅此一女,那些家业自然也就成了如兰的嫁妆。”言罢,大夫人端起茶杯轻啜数口,润了润嗓子。
贺如雪缓缓起身,恭敬回应:“是,母亲,女儿明白了。”在大夫人的示意之下,她重新落座。今日的晨会异常漫长,直拖至午膳时分方宣告结束。期间,大夫人几乎倾尽心力,教导我们将来嫁入夫家后如何妥善打理家务,每一点每一滴都讲得细致入微,仿佛要把毕生经验尽数传授。
在回程的路上,恰巧撞见贺如月正对贺如雪冷嘲热讽。本已心绪烦乱的我,未加迟疑地径直走过,无视了贺如雪投向我的求助目光。毕竟,正如上次那样,她也同样选择了无视她表妹那无声的呼唤。
时光匆匆,转瞬之间数日已逝,一切看似波澜不惊。直至第十日晨光初破之际,永平侯府外骤然间锣鼓喧天,打破了连日来的宁静。原来是宋禹辰遣人送来了一份份厚重的聘礼,场面甚是壮观。
当那一波波如流水般的聘礼被陆续抬进前厅,整个院落顿时被各式珍奇之物填满。此时,宋禹辰偕同其管家步入厅中,而我的父母则端坐于高堂之上。宋禹辰与管家二人,对着我父母恭敬地行了礼,待父亲微微颔首示意后,他们方才依序落座。甫一坐定,宋禹辰轻抬手,管家即刻上前,将那份精致的礼单恭谨地递至我家管家刘伯手中。
刘管家接过礼单,却发现手中竟有两份。正欲询问宋禹辰,却见后者轻启唇齿道:“一份是聘礼,另一份,则是我为如兰准备的嫁妆。”闻言,刘管家微微一愣,旋即展开礼单,朗声宣读:“第一份礼单:绢绸千匹,良田千亩,黄金千两,白银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两……”随着礼单内容逐一被念出,即便是父亲与母亲那素来波澜不惊的面容上也不禁掠过一抹错愕。一旁的贺如雪更是惊讶得险些站立不稳,这份厚礼竟远超她的嫁妆之半;而贺如月,则在一旁轻声叮嘱我莫要忘了她的好,我以一抹温婉的笑容作为回应。
不久后,刘管家再次展开第二份礼单,缓缓宣读:“第二份礼单:细娟六百匹,上等良田三百亩,黄金三百两,白银两万两,精美玉器一百件……”随着他的声音渐行渐远,我的内心已渐渐明晰——这份厚礼几乎占据了我全部嫁妆的一半有余。此情此景,更坚定了我的信念:自己的选择,无疑是对的。
当一切事宜皆已妥善交接,父亲与宋禹辰正式交换了婚书。目送着他渐行渐远,我亲自将他送上马车,伫立于门前,凝眸远送。忽然,马车的窗帘被轻轻掀起,宋禹辰探出头来,回首与我对视,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笑容。然而,这一瞬即逝的美好转眼便被垂下的窗帘遮掩,他又重新隐没于车厢之内。
锦绣芳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